
仲夏时节,端午至。
我想我的奶奶,想念奶奶包的粽子。小时候,每逢包粽子,我总要拿个小板凳,往前凑,一直提醒奶奶要多放点馅,奶奶总笑着说:好,那你要吃两个。包好了粽子,煮水,烧什么柴火也有讲究,奶奶说“松木柴耐烧,而且煮出来的粽子也会香一点。”粽子下锅,我们就开始翘首等待了,奶奶吓唬我们说,“煮粽子的时候小孩子不能进厨房,要不粽子会煮不熟。”我们深信不疑地不敢迈进厨房一步,只好乖乖在一旁玩,隔一会跑去问一遍奶奶:“粽子熟了没有?粽子熟了没有?”
大约一个半小时,时间到了,锅盖掀开,热气腾腾,老远就能闻到粽子的香味,奶奶敏捷地从大锅里把粽子一一捞起。孩子们总是第一个吃到粽子,而忙活了大半天的奶奶还要拾掇好锅锅盆盆才能吃上粽子。
工作之后,就没有回家过端午了,打电话回家时奶奶总会说:“有没有粽子吃啊?等你回来给你包。”其实,粽子并不缺,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朋友会给我带来各地特色的粽子,各种风味,只是缺了家的味道。
在米和肉不再稀奇的年代,小小的粽子里包裹的更多的是亲情、团聚和对传统的传承吧。
粽子吃多了,不免腻滞,这时候来一壶茶就再妙不过了,解口渴,去油腻。而吃不同的粽子,也要配不同的茶。
甜粽:如枣泥、豆沙等
宜搭配茶品:薄荷茶、绿茶
甜粽需要助消化的茶品,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这两种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
肉粽:如鲜肉、火腿、香肠等
咸粽:如椒盐,蛋黄等
宜搭配茶品:乌龙茶
白粽:如赤豆、白粽子等
宜搭配茶品:玫瑰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