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去茶文化是个伪命题

时间:2023-06-27来源: 茶道 作者:风铃说茶浏览:
碰到不是茶行业工作的一些朋友,聊到产业时,他们总是以一种羡慕的眼光来看茶文化,产业不大,但因文化,茶无不成为出产地政府代表当地历史人文的文化名片。 茶,已经不是茶,这是从情怀从人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给有形的茶予无限想象空间。所谓,物质的茶与精神的茶,是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碰到不是茶行业工作的一些朋友,聊到产业时,他们总是以一种羡慕的眼光来看茶文化,产业不大,但因文化,茶无不成为出产地政府代表当地历史人文的文化名片。
 
茶,已经不是茶,这是从情怀从人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给有形的茶予无限想象空间。所谓,物质的茶与精神的茶,是也!
 
围绕着传统的产业线,以泡好茶和喝好茶(品鉴)两条平行线时不时相交集,茶是下里巴人,又是阳春白雪。俗是茶为万病之药,从神农始;俗是生津止渴的饮品,不仅中华炎黄子孙饮用更是成为全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风行数千年;雅是茶自古就是帝王将相之贡品,商周始;雅是士大夫文人雅士之赏,品茗作诗,斗茶描青,为唐宋遗风——如此厚重的茶文化,不是有人空谈出来和刻意包装出来的。
 
最近有人在网络大肆鼓吹去茶文化的论条,以立顿没有什么文化却把市场做得很大来反证我们的茶产业是受了文化之苦之害。他不知道,内销市场刚刚开放时,安溪的茶农茶商们硬是坐在茶城,门店里的那张泡茶桌上一地泡出了铁观音的市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名优茶热,普洱茶的流行盛行,湖南黑茶的崛起,福鼎白茶的旺销等等,无不与茶的文化有关,即便是操作,光有口号也是喊不响的。这些年,中国的茶产业茶文化的复兴与茶文化的弘扬中得到的实惠与好处是不容质疑的,茶叶之所以是茶叶,而不是树叶子,央视《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所演绎的茶文化对产业的巨大的作用,清清楚楚在那里。更何况,数千年沉淀的文化,你想去也是去不了的!
 
所以说,某人大肆鼓吹的“去茶文化”,就是个伪命题。靠文化来忽悠还做不好市场,没有了文化来包装,赤裸裸的农产品原料,卖起来就更难了,如果这样的人连商品文化都不认同他还帮你策划什么品牌,你千万别信他。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福鼎白茶  茶文化  普洱茶  茶产业  铁观音  普洱  好茶  原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各地奇怪的饮茶文化和习俗
各地奇怪的饮茶文化和习俗
中国茶文化之基础
中国茶文化之基础
中国茶文化之以茶待客之道
中国茶文化之以茶待客之道
印度导演点赞福州茉莉花茶文化
印度导演点赞福州茉莉花茶文化
中国贵州普安红古茶文化节举行
中国贵州普安红古茶文化节举行
武汉开茶文化艺术体验馆
武汉开茶文化艺术体验馆
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标志碑落成
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标志碑落成
安化:茶文化的老字号与弄潮儿
安化:茶文化的老字号与弄潮儿
土家人茶文化
土家人茶文化
从关店潮看茶文化转型之痛
从关店潮看茶文化转型之痛
茶树种质资源的演变及茶文化传
茶树种质资源的演变及茶文化传
陕西茶文化的历史
陕西茶文化的历史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