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人美学

时间:2023-07-14来源:弘益茶道美学 作者: 白水浏览:
三天的学习,短暂而精彩。太匆匆,只来得及记下一行行笔记,却留下了太多意犹未尽的遗憾。然而,世间难有完满之事,残缺或者遗憾也是一种趋向于完满的美学。 茶道之美学,首先是做人的美学,然后是做茶人的美学,随后我们可以探讨茶席设计的美学。融合了前述种种,才能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三天的学习,短暂而精彩。太匆匆,只来得及记下一行行笔记,却留下了太多意犹未尽的遗憾。然而,世间难有完满之事,残缺或者遗憾也是一种趋向于完满的美学。
茶道之美学,首先是做人的美学,然后是做茶人的美学,随后我们可以探讨茶席设计的美学。融合了前述种种,才能称其为茶道美学。
对于美的追求,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共性,但对美的认识,却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观点。正所谓“己所欲者,慎施于人”,对于我们所认识到的美以及我们所接触到的美好事物,应该怀抱着“求同存异”的心态与他人分享,而不是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美学观点,甚至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审视和否定别人的美学观点。
 
拥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同时接纳一切不同的声音,懂得以平和的心态去与这个世界相处,这便是做人的美学。
至于茶人,我们总是在追求一种“人茶合一,随心而至的境界”,仿佛只要心诀对了,一切就可以顺理成章了。但是就在这种追求最高境界的过程中,我们忘记了,在开始探讨美学和意境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是一个泡茶的人。作为一个泡茶之人,煮水、投茶、注水、出汤,就是每日必修的功课。在一次次的重复中,去体悟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注水的力度和角度、每一度的水温变化、每一克的茶量增减,去体会这一切带给茶的变化,去发现这些变化带给自己的惊喜。
 
技艺,只有烂熟于手,才能铭刻于心,最后才有不役于形的洒脱。茶人的美学,就溶解在这些最基本的手法中间。
茶席的美学,不仅仅是视觉的美学,而是融合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甚至是心理体验的综合美学。老师说,茶道美学的核心价值就是“自然”二字,便是说这一切的体验,都该符合生理和心理层面最舒适的状态。
 
这份“自然”,首先在于茶本身:源于自然,归于自然。我们泡茶的器具、整个环境的布置,都应该融入自然的感觉。当然,茶本身,也应该在最自然的环境下生长,才能为茶席带来最自然的灵魂。其次便是茶席主人:以最自然的心态,最自然的状态,最自然的手法来冲泡茶叶,方能得一口自然之茶。
茶道,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概念,而在我理解,它就是茶教会我们的道理。
无常,便是茶的常态,也是我们人生的常态。
 
茶汤滋味实在是变化无穷,也常常得到出乎我们意料的结果。这种不可控的变化,却也正是它的乐趣所在。当然,并不是说它变化无常我们就听之任之,随波逐流。我们的修习,便是学着去揣摩,去掌握,去控制这种变化。但是,宇宙之浩瀚,自然之博大,即便我们控制了一碗茶汤的滋味,又怎么能去掌控这变幻无穷的世间万物?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连自己的人生和命运都无法控制,这便是无常。
 
人生无常,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有太多的无能为力。即便焦虑,即便痛苦,即便抗争,也往往于事无补。在这样的人生中,难能可贵的便是一颗自在安宁之心。
时间,由无数个瞬间组成;人生,由无数个当下组成。心安神宁,专注当下,才能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刻精彩;不预设,不强求,方能体悟自在之心。
 
这是茶教给我的道理。
安住于当下,感受眼前的美好,也尊重世事的无常,便是我体悟到的美学。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冲泡茶叶  茶汤滋味  普洱茶  普洱  茶叶  茶道  冲泡  泡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借助赛事 让茶人读懂中国经典
借助赛事 让茶人读懂中国经典
燕赵茶人开启“两广”茶文化之
燕赵茶人开启“两广”茶文化之
普洱茶人编写《云南经典山头茶
普洱茶人编写《云南经典山头茶
一张茶席已化为冲茶人手里一只
一张茶席已化为冲茶人手里一只
上百名新生代茶人以“安溪铁观
上百名新生代茶人以“安溪铁观
冰岛茶何以让天下茶人梦寐以求
冰岛茶何以让天下茶人梦寐以求
做一个静静的喝茶人 不理会世
做一个静静的喝茶人 不理会世
关于“茶人”源起的考证
关于“茶人”源起的考证
茶宠:茶人的宠物
茶宠:茶人的宠物
清代茶人蒋士铨的故事
清代茶人蒋士铨的故事
两岸茶友最爱这十大茶人茶企
两岸茶友最爱这十大茶人茶企
德州卖茶人王常举常到日照绿茶
德州卖茶人王常举常到日照绿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