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
“秋老虎”威力不减,
热浪滚滚,秋花斑斓多姿,
正是饮茶的好时节。
人生至雅,琴棋书画,诗酒茶花。
“花”被人放在了最后,似乎可有可无,其实不然。
2000多年前,因着对花卉的喜爱,我国人们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隋朝之前,我国的插花艺术主要作于祭坛佛前供花,唐代时花艺在宫廷内大受欢迎,到宋代更普及至一般文人雅士,发展极盛。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直至近年,国富民强,插花艺术才逐步回到百姓的生活中。
不仅如此,花与茶的关系非同一般。自古以来,两者就挨得近,茶与花是不分家的。人说“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花与茶兼性相宜、心性相融,皆能让人清心、静心,进而修身养性。
品茶赏花的美趣,在唐代就有盛行,文人及禅家如吕温等人就有“茶宴”赏花之类的活动。茶圣陆羽最交心的朋友,唐代诗僧皎然在一次一起品茶的时候,以诗助兴道:“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当时赏花品茶风气可见一斑。
而花真正入茶事,则起源于宋。在宋代,“插花、挂画、点茶、焚香被统称为“生活四艺”,也视为文人雅士精致生活的四般闲事。这之前,插花与茶道关系究竟如何,前人没有着书立说。
清楚地把茶道与插花画在一起的,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文会图》描绘的是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一个场景,环桌而坐的文士,正进行着茶会。画的主体部分,大茶案上摆设着茶具、果品之类,但中间有六盆花,插在类似于茶盏托子的盘中。这表明,插花从隋唐时的宗教氛围走进了世俗生活中。
在陆放翁表达的那个愁苦世界里,他写道“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听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不光有看茶品茶的闲情,也有让人依稀闻嗅到杏花的清香。
《梦粱录》中记载南宋临安的茶肆“挂名人画,插四时花”,很显然,此时的插花与茶道联系得已经较多了。 宋人对花的赏爱,不是狂热的迷恋,而是把花事作为生活中每一天里的一点温暖,一份美丽的点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欢喜。
到了明朝,袁宏道在《瓶史》一书中揭示了花与茶的关系说:“茗赏者上也”,主张插花品茗,花与茶相得益彰。不过,到了明清时期,真正雅致的茶道只在少数人中间流传,主流的茶文化是喝茶聊天的茶馆文化,很难有茶道插花共生存的空间和土壤了,留下一声叹息。
反倒是深受中国插花理念的影响的日本花道,他们不但将插花变成人人皆可学的技术,还将花道和茶道很好地结合。一般来说,日本古代茶人往往也是花道高手。他们把花道引入茶室,成为别具一格的茶道插花。
提出“和、敬、清、寂”茶道四规的著名茶人村田珠光,曾向能阿弥学习花道,又跟著名的一休和尚学过禅。后来,他在创立草庵茶的时候,这些元素都被他静心地融为了一体。
茶与插花紧密相连,插花是以体现茶的精神,崇尚自然朴实,清新雅致为目标,但对于用于茶席上和茶室中的插花,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哦!
茶室中的插花,要求避免以美炫人,须力求渗入自然深处,表示出自然、秀雅、清新别致的美感。插花的花器常选用竹木和陶瓷花器。
而茶席中的插花,要求花体简约、精巧,崇尚简素,忌繁复。插花只是衬托,为茶艺服务,切忌喧宾夺主。至于选择什么类型的插花,要视具体的茶艺、和环境而定。花器以个体较小的瓶、盘、筒、碗和自由式花器为主,以便放置搭配茶席。
茶性简朴,可爽神,能醒思,而插花正如品茶一般,透过花的真实、芬芳以得到精神的满足,有些花是瓶中花,而有些花,我们只能在墙壁,在各色杯盏的壁面,看到一些花被凝固了的丽影。抚摸着那些由工笔细描出的清晰纹路,我们似乎也能看到花开的动人模样,感受到了生命的另一番韵味。
立秋后,“秋老虎”威力不减,热浪滚滚,秋花斑斓多姿,正是饮茶好时节。
凉凉的秋风拂面,一壶茶在手,有花倚在身旁,品茶,看一段诗词,或冥想片刻。生活真的有如诗般美好。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