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现将之整理成条文:
1、 围城圈圈,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
2、 抽签决定座位。
3、 依同一方向奉茶(向左或向右)。
4、 自备茶具、茶叶与泡茶水。
5、 事先约定泡茶杯数、次数、奉茶方法,排定会程。
6、 席间不语。
倘若约定每人泡茶四杯,泡好茶就就把三杯奉给左邻或右邻的三位茶侣,一杯留给自己,这样每人都有四杯茶可喝。喝完约定的泡数,收拾好自己的茶具,结束茶会。
座次到了会场才临时抽签决定。茶会进行的程序、方法已经写在事先发给大家的“公告事项”内,所以茶会进行间并没有指挥和司仪,一切依安排的程序进行,大家也都安安静静地泡茶。茶具的种类与泡茶的方法不受任何流派与地域的限制。
喝完最后一道茶,可以安排五分钟以内的音乐欣赏,烘托茶味并回味茶会情境;也可以在茶会结束后进行其他活动。
无我茶会为什么要有上述这些特殊做法呢?因为它包含了无我茶会的七大精神:
1
抽签决定座位——无尊卑之分
茶会开始之前,要到会场安排座位,标示座次。与会人员到达后,抽号码签,然后依抽到的号码就坐。事先谁也不知道会坐到谁的旁边,谁也不知道会奉茶给谁喝。不但无尊卑之分,而且也没有找座位的烦恼。亲子一同参加的茶会,孩子不一定奉茶给自己的父母,父母也不一定倒茶给自己的孩子喝,呈现一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景象。
2
依同一方向奉茶——无报偿之心
泡完茶,大家依同一方向奉茶,依约定泡数把茶奉出去。同一方向奉茶是一种“无所为而为”的奉茶方式,我奉茶给他,并不是因为他奉茶给我,这是无我茶会想要提醒大家“放淡报偿之心”的一种做法。“奉茶”本来就是茶道很好的一种作为,若能再忘掉报偿,那就更无牵挂了。
3
接纳、欣赏各种茶——无好恶之心
无我茶会的茶是自己带来的,而且在公告事项中注明“种类不拘”,因此,每人喝到的数杯茶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茶。从绿茶、乌龙茶到红茶,各种茶有各自不同的色香味与个性,我们应该尊重它们,并以它们的立场冲泡它、表现它、欣赏它。
茶道要求人们以超然的心情,接纳、欣赏各种茶,不要有好恶之心,因为好恶之心是不好的,会把很多“福气”排除在外,您不喜欢的东西往往并不是坏的东西,只是您不喜欢而已,所以无我茶会提醒人们放淡好恶之心,广结善缘。
4
努力把茶泡好——求精进之心
每一个人喝到的数杯茶不一定都泡得很好,往往喝到又苦又涩或淡而无味的茶,这时可能会有“泡坏了,我可要小心”的小情绪。因为“泡好茶”是茶道最基本的要求,茶都泡不好,遑论其他大道理,所以无我茶会开始泡茶后就不准说话了,以便专心把茶泡好。奉茶时,也会为自己留下一杯茶,便于了解自己的茶泡好没有,有何缺失,下道赶紧补救。长辈常告诉我们:把一件事情做好是为人最重要的修养。
5
无需指挥与司仪——遵守公共约定
无我茶会是依事先排定的程序与做法进行,会场上不再有人指挥。排定布置会场的茶友提前排放号码牌,报到时茶友现场抽签依号码就坐,摆放好自己的茶具,也可以参观别人的茶具。依照约定的方向泡茶、奉茶,喝完最后一道,将自己的茶具收拾妥当,结束茶会。整个期间没有人指挥,大家按计划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地进行,经常参加无我茶会,就可以养成遵守公共约定的习惯。
6
席间不语——培养默契,体现群体律动之美
“茶具观摩与联谊”时间一过,开始泡茶后就不可以说话了。奉茶期间,大家在一片宁静的气氛下,您奉茶给我,我奉茶给他,彼此间有如一条无形的丝带牵引着,展现一波波律动之美。这时候话语是多余的,大家只要鞠个躬,微微一笑就够了。这一“无声与默契”,让茶会的进行有如宇宙的运转、季节的更替那般自然,不露刀斧之痕。
7
泡茶方式不拘——无流派与地域之分
无我茶会的泡茶方式是不受限制的,茶具不同、茶叶不同、服装不同、语言不同,但大家在同一茶会方式下努力把自己带来的茶泡好,恭恭敬敬地送给抽签遇到的朋友。茶具、泡法不拘,又要接纳、欣赏各种茶,无我茶会就是这么一个在规矩中自在的场景。
无我茶会上,大家素不相识却因茶缘同坐一席,没有过多礼节,但每个人心中又充满对待茶道的精进之心。看似无声,席素且茶简,其实交流于杯间,茶道中兴奋难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