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喝茶要尊重自己的感觉

时间:2023-07-29来源: 陆羽茶道院 作者:楚庄浏览:
我喝茶有一个原则:不问出身,只求对路。 什么叫不问出身?就是不论它是否出自名山、名家,和是否是名茶。这个我不管。我比较看重的是,因为茶不是喝在别人的嘴里,所以只在意自己的感觉。感觉对路,那我认可;不然的话,无论说得多么神奇、稀有、珍贵,我是不经心的。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喝茶有一个原则:不问出身,只求对路。
什么叫不问出身?就是不论它是否出自名山、名家,和是否是名茶。这个我不管。我比较看重的是,因为茶不是喝在别人的嘴里,所以只在意自己的感觉。感觉对路,那我认可;不然的话,无论说得多么神奇、稀有、珍贵,我是不经心的。
 
别人喝茶的感觉可不可以借鉴?要我说,既可以又不可以。
为什么呢?假定喝茶的这个人很在行,又实事求是,大抵他说的话是可靠的,值得借鉴。假若他不在行,又或者在行一点却一定因为某种原因需要说违心的话,那就不好相信了。再说,人的感官一般不会有很大差异,何至于不相信自己而非得相信别人呢?
然而圈子里经常有偏执犯强迫症的人,总巴不得别人接受他的观点,他说茶好茶坏,别人千万是要跟从他的说法才对,否则,批个你不懂茶可能体无完肤。对此,不少人往往犯怵,并怀疑起自己真的不懂茶了。
 
对于偏执的人,我常常感到是很好笑的。
譬如吃饭吧。你的口味是咸或淡,决定了你对某一盘菜的评价,但你替代得了别人的感觉么?你口味咸,那盘菜恰巧盐放得多,你肯定会说很好很好;但假若你的陪客恰巧与你口味相反,菜在嘴里咸得要死,他可能附和你说很好很好吗?
其实,“懂不懂茶”属于理性认识范畴,是我们认识茶的途径之一,需要扎实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专业素养。我们一般喝茶,说得较多的,实际上是感性认识。
 
所谓感性认识,是认识事物的另一个途径,它最基本、最直接。说到茶,就是五官感觉带给我们的认识,诸如茶的颜色、香气、滋味等。茶是什么样,用感性认识最管用,因为五官是不会欺骗自己的。
所以喝茶这件事,要尊重自己的感觉,不以旁人来越俎代庖。万一有人不同意这个说法,那一定是他自己的鼻子、口腔出问题了!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好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壶让人过上了有水就能喝茶的
茶壶让人过上了有水就能喝茶的
晨起喝茶有利于软化血管
晨起喝茶有利于软化血管
学会喝茶老了也有事做
学会喝茶老了也有事做
吃瓜群众喝茶记
吃瓜群众喝茶记
爱玩手机的你是该喝喝茶了
爱玩手机的你是该喝喝茶了
古画上的人是怎么喝茶的
古画上的人是怎么喝茶的
你在喝茶时被“潜规则”过吗
你在喝茶时被“潜规则”过吗
如果你喜欢喝茶一定要去了解这
如果你喜欢喝茶一定要去了解这
闲时常常喝茶 忘机处处即禅
闲时常常喝茶 忘机处处即禅
身体越来越差您该喝茶了
身体越来越差您该喝茶了
如何选择正确的时间喝茶让茶最
如何选择正确的时间喝茶让茶最
喝茶渐入佳境——从最美村庄到
喝茶渐入佳境——从最美村庄到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