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乐府•秋有月》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秋收月满,欢聚言欢,必有人举杯邀明月,桂花酒酿最是应景,缭绕着秋天成熟香气,如同自月宫飘落人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七子茶饼”形似满月,加工紧压、外形酷似满月的圆饼茶,因七饼为一筒,故名“七子茶饼”。
用茶刀仔仔细细地撬取少量,高冲低泡,那茶盏里便盈盈盛下一枚圆月,汤色红黄鲜亮,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中秋佳节,想不出有比“七子茶饼”更贴切的茶饮,就让手捧一轮温润的月,细品那月光的香气,回甘岁月过往。
相传,“七子茶饼”的来历颇为曲折,普尔县卢姓人家,家境贫寒,以种茶为生。卢家老汉有“七子一女”,卢老汉忧愁子女成家立业,希望子女继承祖业,种茶为生,怎奈家贫无力购地,愿望终难实现。
卢老汉抑郁成疾,命在旦夕。七个儿子为救父亲,寻医问药却一无所获,不日却在丛林中采药时偶遇古茶树,想到自己的父亲一生爱茶,便采茶给父亲食用,卢老汉竟因此康复。受此启发,孩子们便到深山中采摘野生茶叶,并越走越远,各据一方,将野茶苗、茶种带回种植,终有了各自的茶园。
卢老汉生日,七子拜寿,用棉布袋装回自己茶园中最好的茶叶,怎奈路途遥远,车马劳顿,袋中的茶受到日晒夜露和挤压,成了茶饼,待到打开品尝,味道反而更好。卢老汉非常珍惜,每逢有宾客便拿出招待客人,客人问及茶的来历,卢老汉便答:“这是我的七个儿子。”“七子饼茶”成为美谈,声名远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在这月圆花好的日子里,为父母敬上一杯茶,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都已成镜花水月。
一饼圆茶,万里情牵。
走过再多路,见过再多人,那起点永远只有一个;飞得再高远,那归途只有一条,有家的地方才是人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