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活成一叶茶 乐享岁月煎熬

时间:2023-08-08来源: 禅茶一味 作者:单弦浏览:
作家林语堂曾说: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来客要上茶,酒席也上茶,喜逢知己要奉茶,唇枪舌剑更要饮茶,任何一个场合,茶的存在都理所应当,恰如其分。茶已经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乃至生命。 在秋深寒凉的人生季节里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作家林语堂曾说:“捧着一把,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来客要上茶,酒席也上茶,喜逢知己要奉茶,唇枪舌剑更要饮茶,任何一个场合,茶的存在都理所应当,恰如其分。茶已经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乃至生命。
 
在秋深寒凉的人生季节里,捧着一把茶壶,是取暖,也是以茶自比,把自己当茶熬一熬,不煎熬怎知人生最深处的滋味。
还记得那个曾在北海边牧羊的苏武么?他作为汉朝使节却蒙冤受辱,被匈奴流放到北海边,孤身一人放牧羊群,他一直把代表大汉的旌节带在身边,日子久了,那旌节上的穗子全都落了。
 
苏武在匈奴苦寒之地呆了整整十九年,胡须、头发全白的苏武手握光杆的旌节回到了家乡。苏武把自己当成了茶,十九年苦寒之地的煎熬,煎熬出的是后人传诵的气节与风骨。
人生终究是一个人的旅程,路途中相识、相知、相爱,都无法阻挡相失的到来,那些心有戚戚,甜蜜与狂喜,或许一个转身就已是流水落花春已去,你能抓住什么呢?你能抓住的只有自己。
 
姜太公在渭水北岸的磻溪垂钓时,已经年逾七十,却依旧在等待明君的到来。
年轻时的姜尚,亦混迹于市井,做过酒肉营生,虽身在草野,可姜尚心怀天下,从未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济世为民的良策,终于年逾古稀,实现了人生抱负。倘若姜太公没有熬过这些岁月,倘若他稍稍放弃,那世间便少了一代名臣。
有谁会知道独自一人在北海边牧羊的苏武,在夜深人静的寒冷里有着怎样的孤独?又有谁知道垂垂老矣的姜太公独坐溪边的心情?
 
我们终究有机会独自面对人生的残酷,只是不知道当煎熬过后,我们最本质的精髓是一盏清香还是寡淡无味。
在深秋静谧的黑夜里,天涯和咫尺一样远近。把自己当成一叶茶,沉浸在时光与尘世的煎熬中,是否有灵魂的香味弥散在天地间?

作者:单弦,青年作家,易安、伯华之乡党,深潜在人海的观察者,走在生活的边边上。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饮茶  茶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黄茶选壶注意事项
黄茶选壶注意事项
白茶搭配紫砂壶
白茶搭配紫砂壶
其他茶类搭配紫砂壶
其他茶类搭配紫砂壶
出好壶的地方怎会没有好茶呢?
出好壶的地方怎会没有好茶呢?
唐宋明清四朝的饮茶方式
唐宋明清四朝的饮茶方式
中国茶点的搭配艺术
中国茶点的搭配艺术
讲究茶点的地域习惯
讲究茶点的地域习惯
反映茶点的时代特征
反映茶点的时代特征
普洱茶有预防痛风作用
普洱茶有预防痛风作用
茶在社交中的角色
茶在社交中的角色
从一片叶到茶源
从一片叶到茶源
三分茶 七分泡
三分茶 七分泡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