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茶应时,跟吃时蔬是一个道理。天干物燥,秋意渐浓,饮茶宜润、宜温、宜老。比如茶性温和的老茶(普洱茶、白茶、黑茶),其微生物及有益菌,是调节胃肠道的清道夫。比如茶性平和的乌龙茶,既能“平火”又能减肥,也许“任吃不胖”说的就是每一枚爱喝茶的孩纸。
听起来选择很多,重点只有两个字:温、顺。
顺,是要顺滑不涩口,更要顺和自己的体质、口感喜好。不好喝、不喜欢,身心都在排斥,就像“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一样,只会适得其反。
老年人喝茶应注意
“早、少、淡”的饮茶原则:
“早”是指以早上喝茶为宜
“少”是指每次喝茶的量要少
“少”是指每次喝茶要少,因为大量液体进入血管,本身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再加上茶中的咖啡碱、茶碱都是兴奋剂,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淡”是指喝茶要淡
“淡”是指喝茶要淡,茶叶中含有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当人体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就会更加活跃,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老年人常喝浓茶可表现为缺铁性贫血。
同时,鞣酸还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种块状的、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有便秘的老人会加重症状。
秋季饮茶吃蟹,
应保持足够的时间间隔
近年来螃蟹作为重阳前后的时令美食愈发受到大家喜爱,螃蟹虽然味美,但吃螃蟹仍有需注意之处。依中医理论,螃蟹性寒,食多伤身,且不可与寒凉食物同食,传统中多用姜、紫苏作为佐料,并与热黄酒同食,以对抗其寒性。
螃蟹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是高胆固醇、高嘌呤类食物,心血管疾病和痛风患者不宜食用,老年人尤其注意。
但需要注意的是,饮茶与食蟹,乃至其它任何正餐饮食,应保持足够的时间间隔。进餐时喝茶,茶汤稀释胃液,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还会降低消化酶的活性。进餐时饮茶对人体的伤害,远远超过它对人体养生带来的正向作用。以螃蟹之高油脂特性,饮茶宜在吃螃蟹起码两个小时候施行。
古人都说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记住,关心父母是不需要挑日子的,爱他们,要说出口也要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