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泡充满“红色”气息的茶正出自武夷山著名的革命老区——坑口村,而为它取名的也是坑口老烈士吴春合之孙吴福良,人称坑口“小宝”。
一条蜿蜒山路的尽头,我们见到了小宝,彼时他正带着草帽,抓着一大把稻谷站在阶梯式的稻田里打谷,远处的青山葱翠、近处的瓦房梯田相映成辉、田埂里的轻烟袅袅升起,这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田园画。
“哥,来朋友了,快上来!”英子帮我们呼唤劳作中的哥哥。
“你们好,一路辛苦啦!”小宝忙放下手上的稻谷朝我们走来,高瘦的身板在田间健步如飞,黝黑的脸上挂着质朴的微笑。
小宝知道我们是为“昆仑春色”而来,见到我们他笑着回答说道:“‘昆仑春色’的故事很多,我们边走边说。”
小宝先带我们走进了福建省委武夷干校遗址的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认真地给我们讲述了在坑口发生过的革命事迹,“那时大家都争着参军报国,我祖父当时是炮兵队队长”小宝带着骄傲和缅怀之情说道。
图| 坑口革命历史纪念馆
此时正是稻谷收获的季节,在前往茶山的路上,尽是迷人的金秋色调和沁人心脾的稻谷香。
上山的路口有一条开阔的溪流,为到来的我们送来阵阵冰凉的感觉。“这里位于坑口村下属的自然村长涧村,‘昆仑春色’就生长在这里,茶园的平均海拔有800多米。”
穿过溪流,就迎来一路的上坡,只有一小段平稳的泥路可让我们缓口气,接着都是坡度45°以上的山路,路并没有进行过特别修建,就是鲁迅先生笔下“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就有了路”那种,何况这路人走的也不算多,晴天尚可攀登,雨天恐怕是让人举步维艰的。
可小宝和英子并不这么觉得,他们不仅攀登穿梭自如,还跟我们说起雨天他们背着几十斤的茶青上下的故事,这让汗流浃背的我们甚为敬佩。
一路手拨挡路的植被,脚踏遍地的枯枝落叶,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茶园位于山的中上部,山顶有郁郁葱葱的荫林遮掩,茶园四周植被茂盛,漫射光若隐若现,给人以冰凉清透之感。
受天地精华所滋养
茶树有一定的树龄,树与树间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这片茶园在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就有了,具体的树龄我也不太清楚,大几十年肯定是有的,这里以水仙为主,也有肉桂。
‘昆仑春色’的味道除了我自己的工艺创新外,应该更多是这片茶场的地域味,其实我能做出这样味道的茶,当时的感觉就是毛主席那首诗中的那四个字:横空出世。自己感觉太特别了,马上想到‘昆仑春色’这个名字,通过多方的品鉴结果,我更加坚定用这个名,因为茶的滋味,这几个字尽道也。”
不仅可以有更多的光和空气,也可以减少摩擦
小宝说着又抓起了地上的毛竹落叶,“这里的天然有机肥太多了,省了我们好多功夫,你看这树的长势,我们走的完全是放养的路线啊”说完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口空气,一旁的英子感叹道,哥哥没事就喜欢上山逛逛,山里的娃最爱的还是大山。
从茶山下来,小宝又带我们参观了茶厂和一旁专门以“昆仑春色”命名的茶室,茶室是一栋有历史的老房子移拆过来的。
念旧的小宝很喜欢旧物件,几经周转收罗了很多红色主题的旧杯器、老勋章,让来者在穿梭历史的长河里感受红军老前辈的脉脉温情。
夜色将近时分,我们便落座“昆仑春色”品饮这款茶,小宝并没有再深入解读这几个字在滋味中的深意,而是认真地给我们泡起茶。
也许是昆仑的霸气和春色的柔情都融入了这杯茶,也许是这杯茶能喝出高山的生机盎然,谁知道最后的答案呢?千万人心中就有千万个哈姆雷特,但是踏过那山那水,感受过那份透心凉,再喝这茶,心中便自有一番天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