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个爱茶之人而言,茶山或许就等同于布达拉宫,是每一个朝圣者,心中亘古不变的圣地一样。2016年10月10日10时,去往凤庆的汽车准时启程,载着一颗满是好奇与敬畏的心,一点一点的靠近,那茶人心中的神圣。
经过了近九个小时的颠簸,第二天清晨,我们跟随向导,踏上了一场关于茶人的“朝圣之路”。
车辆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曲折前行,不断掠过道路两旁,成片成片的绿意。此时阳光已从稀疏的薄雾中洒下,从车窗望去,山下成片的茶园,矮小,粗壮,叶片绿得发亮。刚刚春茶采摘结束,所以大部分芽头,都已被采摘完毕,只余星星点点,或许是某一位采茶姑娘,故意遗漏的嫩芽,在满是苍绿的颜色中,点缀着诱人的翠绿。
行至半山腰,实在忍受不了,这等壮阔的景色,眼睁睁的从眼前溜过。同行的几人,在向导的建议下,一拍即和,大家决定,暂时休息片刻。
不知道来到,哪家的茶园基地。整片向阳的山面,全部载种着茶树,矮小,整齐划一;站在茶园的顶端,放眼望去,澜沧江在山脚蜿蜒流淌;呼吸着空气中浓浓的负氧离子,感受着阳关洒下的温度;微风习习,吹拂着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不断游走.......那一刻,我开始真正体会到:茶,是大自然给的馈赠。
在没来到茶山之前,我与大多数身边人的认识,是一样的:刚接触茶行业,对于茶的认识更多的是从网络上,从图片中,从视频里,从喝到的每款产品中去感受,从每一个可能获知的途径去感知。可是,当真正来到茶山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平时所了解到的,远没有实际看到的,来得真实,来得震撼。
原来茶园,可以这么成片成片的壮阔;原来,对于茶园的选择,还要讲究日照、气候、土壤等等条件;原来,野生古树茶树,就像我们平常所见的树木一般高,甚至有的更高;原来,所谓的古树茶,也可以就长在农户家门口,而不是自己所想象的,深山老林,密境丛幽;原来野生古树茶的芽叶,也是有大小、细长、绒毛多寡之分;原来,......
你没办法想象,茶叶能有小臂长;你办法想象,原来田坎上,整齐划一的茶树排列,也能看出一段历史(据介绍,之所以,田梗上的茶树排列有序,是因为先民们为了种植庄稼,所以将田中央的茶树砍去,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茶树的经济效益再次被提及时,只余下了田埂上的茶树。),同行的人,还笑着说,“这一看,就能看出当时这块地的主人,是是多么的勤劳”;你没办法想象,一片小小的嫩叶,在很多的年的今天,是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才到这里,再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如今又是有多少人,以它为生,而它又是以怎样的力量,撑起一片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回来的车上,我一直在想,或许真的有人爱茶如此。以前,我从不认为,有人能如此喜爱一个件事,因而爱上一个行业。当真正去到茶山之后,你才会觉得,当一片芽叶,以成群结队的姿势,出现在你面前时,除了钦佩,可能没有其余情绪,能够表达这对生命的崇敬。
我开始期待:每喝到一款茶时,总是不自觉的联想,它该是生长在怎么样的地方?是蓝天白云、低矮连片,还是丛林幽暗、涧兰旁生?是经历了怎样繁复的工艺,造就了它独特的口感?每每想到此处,我似乎总能闻到,那摊晾的茶香,发酵的气息。
我开始庆幸,自己能够有幸,真正去到茶山,感受茶人心中,对于茶山的虔诚信仰。如果,不是这场关于茶的“朝圣之旅”,或许,我一如同大多数人一样,终日坐在办公室,无聊的码着,没有亲眼所见的事实。就像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将军,终日指点江山,却并不能真正体会战场的残酷,以及感受,因此催生而出的,那些关于兄弟、信仰、坚持.......
我开始相信一句俗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