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文人的七般闲事还是百姓的开门七件事,都离不开茶。
我喝茶至今也只能算是喝茶,不会品什么岩骨花香的岩韵,也道不出什么叫观音韵什么是樟香,但在喝茶的过程里能体会到清闲的滋味和肉身的舒畅,一连串茶屁噼啪作响虽然让酸文人们会骂我粗鄙,但那种真实不虚的舒服才是我自己的。在我看来,那些玄之又玄的名词术语和装模做样演戏般的兰花指“关公巡城”茶道程序都不过是捣浆糊的迷魂阵罢了,“茶是用来喝的,不是让茶来蒙人的。 ”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概括茶的效用时,提炼了四个字“涤烦除渴”。佛教唯识宗重要经典《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将人的八万四千烦恼归纳为一百零八类,而这“涤烦除渴”的“茶”字拆分开恰合一百零八数,请看“茶”字上面的廿,下面的人和木,可拆出八十八,相加不正是108!中国文字的隐喻很有意思,看似玄实际上很实在很概括地道出了“禅茶一味”的本质不就是“涤烦除渴”吗?赵州柏林寺明海禅师在《茶和禅》一书的序言中写到禅茶一味时说茶:“遇水舍己,而成茶引,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佛法在茶汤中。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 ”我就为这一段话买了这一本书。而林治先生在他的《茶道养生》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春,林先生与茶友一道赴河北柏林禅寺拜望净慧法师,法师邀几位去吃茶,他们品过灯照师冲泡的茶后,好奇地问老和尚这是什么茶,净慧法师微笑着说:“好茶。 ”
茶本无相,相自心生。今天,在我多少了解一点茶的知识后,喝茶已经多了些许分别之心,少了那原本无心的清福。我的师父邱镫锋先生棒喝道:“忘掉产地、忘掉茶类、忘掉茶种,打破自己已有的任何成见,就用色香味气的标准去体味茶的本来,去享受那澄心涤虑的境界,这才是品茶。 ”
前几天我分享了师父传授的打茶撞茶洗茶方法,有朋友回复咨询具体操作细节,再次简单分享给大家:所需器皿是一个飘逸杯,一根筷子。将茶叶放入飘逸杯,冲入开水后用筷子像打蛋花那样猛力搅拌30秒左右,可以打掉大部分茶叶表面的残留喷洒的农药及附着物,并且能够提升茶叶的活性。将打茶的脏水倒掉,茶叶倾入飘逸杯的小茶漏中冲水泡茶,茶汤清澈更易吸收。
还有茶友拍砖过来说,这样洗茶把营养物质都洗掉了还喝什么?面对这样的成见,我也只能说你权且试一下,若是你的茶确实好,那相信经过打茶撞茶以后你所品饮的茶味会更清醇。因为经过打茶撞茶以后茶叶表面的尘埃等污染物被清洗的更干净,茶叶中最容易溶出的物质咖啡因会被清洗掉一部分,所以,茶汤会更柔和更干净更香甜,不妨放下成见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