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茶都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茶,和同一种茶的不同的等级,对泡的方法和水温都有不同的要求。茶叶的用量多了少了;水温高了、低了;冲水快了、慢了;出汤的速度快了、慢了。都会直接影响泡出来的茶色、香、味、韵。做好这些都需要把控好一个“度”,一张一弛举手投足,无处不在体现一种把控的水准。
要想把控好泡茶的平稳淡定的节奏,对泡茶人的情绪和情感也就有很高的要求。我常跟朋友们说:“刚吵过架的人能泡茶,茶中都是怒气,茶不好喝了,但是慢慢地他的怒气消了,这就是和气。”不熟练的泡茶人,情绪不会很稳定,那情绪不稳定的人,就不可能“泡好”一杯茶。不熟练就是身体的气息不和,不断的练习就会慢慢的体会出“和”。
泡茶的过程,就是一个练习的过程,高尚的说就是一个修习我们情绪的过程,急不得也慢不得。一举一动之中不能过于拿捏,还不能过于随意,佛学讲“莫执着,莫放逸”,要恰到好处,这就是“和”的修为。儒家说是“中庸之道”。那就是不能快、不能慢,不能左、不能右,不能高、不能低,不能热,不能凉,不能重、不能轻,不能细、不能粗等等。如果你能随心所欲就可以做到,且能泡出“一杯好茶”。你觉得心中还会有什么急或是焦躁的感受呢?
今天满世界的“茶艺师、评茶师、茶博士、茶学专家”等等,比比皆是的高人,我首先觉得我做不到。因为本人觉得,能挂上这些名头的人,都是世间的高人,而我相信高人不会满世界都是的。六年前监考时我对一个考国家一级茶艺师的大学老师说“你拿着国家一级证书哦,你敢说拿出来面对那些老茶人吗?”这么多年我见到过的茶方面的师傅,也只有几位自童年就和茶树为伴的老师傅值得仰止。
我告诉朋友们学习茶的过程中的两位老师:第一种必须尊为师傅的人就是刚才说的,另外就是高山仰止的茶树。
这就是茶的知识和泡茶的文化,看不到边际。喜欢茶或是爱好茶,能做到的就是不断学习、再学习。不能太高雅,也不能俗不可耐;不能没有身体力行的而感受,也不能忘乎所以的痴迷;不能没有金钱物质观念,也不能纯粹的借茶来唯利是图;不能固执己见,也不能随波逐流。这不也是泡茶中对“和”的诠释吗?
以“和”为本,张弛有度,不断地去体悟泡好一杯茶的过程,尝试去理解“精行俭德”的真谛。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