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偏好】
@老茶鬼微刊:每位认真喝茶的茶友,都有自己的饮茶偏好。追新茶的,爱其鲜爽,高香;追老茶的,爱其陈韵,绵长;饮熟茶的,爱其平和,温润;喝生茶的,爱其鲜活,清新。茶无适俗韵,新老自有格。一种偏好,代表一种认知,同为赏心乐事,并无高下之分。倒是那些来者不拒、新老通吃的茶友,往往最难对付:要么对饮茶一无所知,是茶皆好茶;要么曾经沧海阅茶无数,眼中已无经纬之分。
【茶山游是“坑”】
@欧阳道坤:我们很多茶企业都热衷于茶山上的事,甚至试图以短小的投资和微弱的力量撬动“茶旅游”,我想说,那些都是“坑”。未来的茶业致胜者,一定是产品、品牌、渠道等全面贴近消费者的茶企业。
【接点地气】
@西湖问茶:1)茶树品种保护意识基本没有。未来如何说?2)目前茶苗市场品种品系混乱,茶农自已引种、重命名。3)茶学作为应用学科,科研应该分类,高大上的,实用的,科普的。实用技术应该不是一流茶专业的主流。4)未来几年还有多少人会在采茶种茶? 管理层,茶圈需要接点地气才行。
【平衡】
@茶傀:下午微信有个几乎没聊过天的茶友突然留言:“你们做茶卖茶的是不是特别赚钱特别有钱?” 一头雾水的我只好回答,“怎么可能呢?我就没钱!” 他随后再问,“我在几个茶叶群或者好友圈里,天天看到你们各种高大上,悠闲得要死。喝得都是贵得离谱的茶,用的东西也高档,什么茶人服、手串、菖蒲、崖柏… ” 他吐槽好久,说自己天天上下班挤地铁,工资也不高,买茶虽然自己喝,感觉都被你们用来过高大上的生活了。 苍天啊,看看你们这样的高大上,是如何伤害消费者,竟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听着也很有道理啊!我回答他,茶的产业链条很长,你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这个部分注重的是表演或者传播,当然需要提供美轮美奂的生活场景,激发你内心追求平静、向往高品质生活的动力,让生活节奏慢一点…” 他表示解释的有些复杂,我只好最通俗地说,你看过唱戏的吧?那一套戏服也老鼻子贵了,对吧?人家不也是在台上才穿,演完不也是该干嘛就干嘛!他终于释然地说,“我平衡了”!!唉,这事闹的。
【老茶头】
@普洱杂志社:老茶头口感,茶汤入口每嚼一口陈香就慢慢的满口散开,特别是到喉部茶汤似乎更加顺滑。老茶头茶质较厚极其耐泡,甜度和亮度更高。不管是水煮还是冲泡,汤水入口清爽醇厚,粘稠饱满,喉部顺滑,淡淡的枣香四溢。这种茶口感厚、滑,且耐泡,是喝茶的首选品。
【無早】
@park轰:终于拜访了,有礼了@無早rosabooks @成都甜品店介绍sweet-strug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