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境无边 茶如人生

时间:2023-08-23来源:一杯茶 作者:佚名浏览: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茶一人生。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茶亦能使人顿悟禅意。有人问慧能:茶,苦味还是甜味?慧能答:茶,无味。品茗至此境界,实乃佛家的放达之处矣。 三两知己,把壶闲聊,岁月静好,田耘先生对品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自己的生活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茶一人生。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茶亦能使人顿悟禅意。有人问慧能:“茶,苦味还是甜味?”慧能答:“茶,无味。”品茗至此境界,实乃佛家的放达之处矣。
三两知己,把闲聊,岁月静好,田耘先生对品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自己的生活因茶而精彩,性格因茶而沉静、祥和,他认为茶如人生,淡雅一世,品茶就是品味人生。
茶杯里的叶片沉沉浮浮,似人生的大起大落,其味道从苦到甜,从甜到淡,淡而无味,变幻莫测的过程如人的一生,从少不经事的青年,至功成名就的中年,再至心素如简的老年。淡至无味才是至高的境界、至真的味道,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田耘先生说,茶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僧人在参禅悟道时离不开茶,茶与佛的接轨最密切、最广泛。茶禅一味,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茶与禅的相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
与茶结缘、被茶水润泽多年,他在与茶的对白中,参悟出了“忍不如容,容不如融”的道理,从“忍”到“容”,再到“融”,是一位茶人在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后,内心不断升华的一种境界。
田耘认为,修佛、念佛、礼佛、拜佛不如“行”佛,“行”佛不是简单的放生,而是把爱心放到细微去做,爱是一切的解答。敬天爱人何必佛前跪求,人们不要总是在追逐物欲,应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具备对正能量吸纳和传递的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品茶  茶味  茶人  品茗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泡新茶为什么水温不能太高?水
泡新茶为什么水温不能太高?水
高端茶的困局究竟在哪里?
高端茶的困局究竟在哪里?
哪些茶汤会出现“冷后浑”的现
哪些茶汤会出现“冷后浑”的现
茶叶香气是怎么形成的?茶叶香
茶叶香气是怎么形成的?茶叶香
去茶山就能买到好茶,你能肯定
去茶山就能买到好茶,你能肯定
一款普洱茶的适饮期是如何判定
一款普洱茶的适饮期是如何判定
喝普洱熟茶为什么不影响人睡眠
喝普洱熟茶为什么不影响人睡眠
什么是“茶梗”?普洱茶的梗,
什么是“茶梗”?普洱茶的梗,
什么是古树茶,单凭口感如何鉴
什么是古树茶,单凭口感如何鉴
普洱茶到底是喝老茶好,还是喝
普洱茶到底是喝老茶好,还是喝
长期大量喝茶,对身体有哪些方
长期大量喝茶,对身体有哪些方
普洱生茶不宜以散茶的方式存放
普洱生茶不宜以散茶的方式存放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