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熟悉的普洱熟茶
时间:2023-08-24来源:普洱茶百科 作者:佚名浏览:
次
普洱熟茶,也称熟茶或者熟饼、砖、沱,与之对应的是普洱生茶,生饼、砖、沱,也叫清饼。 熟茶诞生的年份 1973年,诞生地 昆明茶厂,为避免上当受骗,请牢记,在此之前没有真正的人工渥堆熟茶。 1973年之前的普洱茶就像凤缺凰,鸳无鸯,普洱茶即指普洱生茶,没有熟茶一说
熟茶诞生的年份 — 1973年,诞生地 —
昆明茶厂,为避免上当受骗,请牢记,在此之前没有真正的人工渥堆
熟茶。
受日本拖累,新中国建国后生产生活异常艰难,生产设备缺失,
工艺停滞,此时期的
普洱茶制作也受到大潮的冲击,发展缓慢。
当
历史的脚步行进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新中国各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普洱茶也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 人工
发酵技术首创成功。
七十年代之前,加工意识原始,茶青
萎凋、
晒干、蒸压后,干燥成型即可。
生茶在空气中会自然产生
后发酵,变得越来越醇。
具体说,1973年云南才研究发明了加速醇化的渥堆技术,即在特定温度、湿度下,缩短
发酵时间。渥堆技术处理后的
普洱茶,不再因存放时间长短而发
生茶质变化。
从
生茶到
熟茶,这一过程
历史跨度可从明代直至新中国建国后的1973年,所以
生茶到
熟茶的发展并非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可接触”这么简单,也并非是由明代甚至之前,开始囤积
生茶,然后通过
自然发酵而来。
熟茶,不是煮熟、炒熟、烧熟,而是人工
渥堆发酵堆熟。
普洱生茶和
熟茶的区别不言而喻,可以是多角度,多方面,如果细细讲来,生熟之别就算写进
茶类教科书也不为过。简单说来,以下三点谨记即可:
③适应群体不同,降火求滋味变化多端适宜
生普,养胃
减肥选择
熟普。
熟普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
陈香。从消费角度分析,
熟茶无刺激性,更适合一般口感、体质的人群消费,应该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应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在普通消费的眼中,
熟普正在变得越来越陌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
普洱茶自身的问题。
过去几年,部分厂家、商家为追求自身利益,在恶劣仓储环境下,配合概念炒作,扰乱了消费视线。致使
辨别生普、
熟普都成了问题,要在不同
熟普中作品质鉴定更是难上加难。后来市场又开始找新玩法,年份崇拜、山头主义盛行,
茶山有不同分区,新
六大茶山、
古六大茶山……
购买普洱茶应该是生活的享受,现在竟然变成一场关于云南
历史、地理的研究生考试。
喝茶变成考古学、地理学,这个高深我们老百姓玩不起,不会玩,只好仰望仰望、羡慕羡慕。
熟普的优势 — 平和、亲和、柔和逐渐被一一解构。仰望山头
生普的目光,常常贱视那些顺滑得没有个性的
熟普。喝下一杯温暖养胃的
熟普,却要想象一个可怕的、神秘的渥堆、做旧。
茶器再漂亮,也承受不了爱恨交织的累,
熟普就这样渐渐从茶台默默走开。
那么,平和的
熟普,既然曾经那么彼此相熟,明天真会形同陌路吗?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