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倍出的大益家族
而国营勐海茶厂也正是其中之一,由于找不到专门设计品牌的机构,曾任制茶部门负责人的余正才,想到自己有绘画的业余爱好,就接过了设计商标的任务。
余正才以走向市场,吐霜芳香的想法入手,先构思了一个形似梅花的商标,往上报时却被“图案本身有明显商品种类属性,不能作为商标“的理由驳回。
有了名字,图案上则以红色的“大”字为底,”益“字镶嵌其中,两个字都使用仿宋字体,整体造型简约大气,棱角分明。
直到1996年的紫大益,才在绵纸上首次使用了大益商标(一说95年也出过红大益青饼,这里取认可度最高的说法),由于印刷略带粉色,也称“玫瑰大益”。
红大益家族的明星茶品之一,是2000年的无R红大益,后来还被细分出了Y版、T版和金丝带版,其中最贵的金丝带版,整件价曾突破过两百万。
而紫大益家族的明星茶品,则为2001年紫大益4号青(“断A”),和2004年紫大益8052,这两款的市价目前均在万元以上。
勐海茶厂的至暗时刻
首次改制后的公司还是原班人马,不过在经营上执行独立核算,也即“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同时由于实行股份改制,政企分开,茶厂职工们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涨。在完成这项改革后,1996年,57岁的邹炳良安心退休卸任,将厂长重担交给了卢云。
当时的卢云正值壮年,上任之初也是兢兢业业,任职期间也曾推出7262等经典茶品,但卢厂长在之后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直接将勐海茶厂推向破产边缘。
当时中国的一部分企业,深受“南韩财团”的影响,都想以横跨政商,经营广泛的“三星”为榜样,大力推进企业多元化建设,
而卢云或许就是受此影响,先后指导勐海茶厂开办了啤酒厂和玩具厂,如果说普洱茶与啤酒都有发酵属性,那玩具厂就实在是牵强附会了。
而且三星的成功,是建立在对韩国国情的准确判断,与灵活企业管理的基础上的,而国内企业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管理能力,都没有诞生巨头的土壤。
和当时大力学习三星的国企一样,勐海茶厂的啤酒线和玩具线接连经营不善,不但前期的海量投资无法收回,还导致原本家底殷实的茶企连年亏损,濒临破产。
1998年,地方政府辞退卢云的厂长一职,但此时的勐海茶厂银行账面连一万元都不到,拖欠各方的货款却高达一千多万,几乎已无力回天。
在当时的普洱茶界,勐海茶厂已成为公认的烫手山芋,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接任厂长一职,让自己的履历写上“关停勐海茶厂”这种不光彩的字眼。
百般无奈下,西双版纳自治州政府只好请一位又懂财务,又懂法律的人,来协助茶厂清算财产,准备破产,而这位临危受命的年轻女厂长,就是阮殿蓉。
不可复制的定制时代
彼时阮殿蓉正值而立之年,却要承担如此艰巨的任务,但这位坚强的女性并没有选择亲手关停这家传奇茶厂,而是要拯救它于水火之中。
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后,阮殿蓉先叫停了一直亏损的红茶和绿茶生产线,并大力提高供不应求的普洱茶产量。
不过当时的普洱茶名气仅限于港台及沿海地区,在原产地云南却是少有人知,大家都很不理解阮殿蓉的举动,一时间质疑声四起。
为了打消职工们的顾虑,让产能尽快回升,阮殿蓉不辞辛苦地请来业界的专家和学者到厂里开办普洱茶知识讲座,希望茶厂能尽快意识到普洱茶在南方的热潮。
对于最关键的资金短缺问题,阮殿蓉果断提出开办私人定制茶业务,接受茶商们的代加工订单,99绿大树和白菜孔雀等原料优质,加工稳定的茶品才得以出现。
1999年,极富远见的阮殿蓉向上级提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申请方案,绿色食品大家都知道,而有机认证,则是国内对食品质量的最高认证。
勐海茶厂只好退而求之,为布朗山上另一基地通过有机茶认证。而这个在当时完全不出名的地方,叫做班章。
2000年,来自广东的何氏兄弟以这里的茶青为原料,并使用当地布朗族传统的小锅杀青进行初加工,最后由勐海茶厂加工完成了一款“班章珍藏青饼”。
这款茶的诞生,为今后的白菜孔雀系列茶品的口感风格,奠定了烟香醇厚,体感超强的的基调,并在2003年的六星孔雀上得到了巅峰体现。
2004年,资金雄厚的云南博闻投资有限公司,全面接手国营勐海茶厂,此前的定制茶模式也被一并取消,勐海茶厂也迎来了全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