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的由来
后来,女儿茶逐渐演化成个头更小的馒头状紧压茶,云南人习惯称作“坨茶”,史料记载其“形色味皆盛,所出无多,价亦数倍,多为外人购去。即在滇省,殊不易得。”
但此时的“坨茶”,还只是一种雏形,与我们今日所称的沱茶还有着很大的区别,坨茶工艺的改进,离不开"永昌祥"商号的大力推广与发扬光大。
严子珍本名严镇圭,字子珍,1871年出生于大理地区一个叫喜洲的小镇上,据说祖上还出过武将,但到了他这代,只剩一个叫做永兴祥的杂货店可供经营了。
耳濡目染下,严子珍从小就学会了经商,并在长大了做起了小买卖,从倒腾土布等特产开始,他的生意很快做大做强,开始在四川和云南之间往返运送茶叶。
期间,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老赣商彭永昌,并和他及自己的一个同乡共同创办了一个商号,一起经营茶叶、布匹、生丝等业务,这就是日后闻名的"永昌祥"。
随着经营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永昌祥不仅满足于原料采购,还准备进军茶叶制售,于是就出资扶持一些技艺精湛,但资金不足的制茶作坊。
于是在1908年,永昌祥商号投资了一家下关的“坨茶坊”,让其使用来自景谷和勐库的优质原料,并加大产量,拓展销售范围,将茶品卖到了四川等地。
由于路途漫长,茶叶易坏,茶工们就在茶底揉出一个后窝,将”馒头“变成了”窝窝头“,利于通风保存,又因为销路上经过沱江,“坨茶“便改称“沱茶”。
永昌祥的腾飞之路
而且此时,也没有形成“勐库六成取其味,凤山三成取其香,景谷一成取其形”的拼配精髓,后来沱茶在川渝地区打开销路后,永昌祥才开始尝试各种原料。
永昌祥首先看中了条索漂亮,白毫凸显的凤庆茶,后来却发现其味过分尖利,在漫长的实践中,才逐渐形成了以厚重勐库茶为基,景谷茶撒面的惯例。
永昌祥不仅经营产品多,而且市场范围广,在四川宜宾(时称叙府),康定,甚至是印度和香港都设有分号,而且都做得很有起色。
1930年,永昌祥进入发展巅峰期,不仅在下关创建了具有近代化色彩的茶厂,还雇佣了多达两千多个工人,占到了当年下关人口的10%。
其他茶商见永昌祥的沱茶精良,市场客观,便纷纷来投靠,兴建的大小茶厂多达20多家,让下关成为了当时远近闻名的沱茶生产基地。
当时永昌祥还尝试打开美国和缅甸的茶叶市场,但美国方以推广成本太高为由拒绝,而缅甸则完全不接受沱茶。
此时,功成名就的严子珍,将商号的权利散给了自家的晚辈,自己则不忘家乡,热衷于喜洲的公益及慈善事业。
前后数十年间,严子珍在下关创办电站,修桥浚河,兴建工厂,建设小学、中学、师范学校,投资图书馆和医院,极大了改善了家乡人民的生活质量。
国家局势不太平时,他也带头捐巨款给抗战前线,并组织训练民兵,防范土匪,安葬无名氏,在当地的口碑极好,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大善人。
在他的示范下,永昌祥也投资过民族纱厂、民族锡矿、香港三联书店和中茶康藏茶厂等,国难时期,他的长子严燮成也曾担任昆明商会主席,共克时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严子珍将自己奋斗一生的永昌祥,无偿交到了国家手里,旗下的众多产业,都自愿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进出口贸易由公私合营昆明进出口公司负责,下属则丝厂收归宜宾商业局,而永昌祥茶厂则与康藏茶厂合并,以其精湛的技艺,继续滋养着下关茶厂。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