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从“无采造法”到“蒸而成团”,从“蒸、炒并存”到“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从“泼水茶”的出现到“熟茶工艺的定型”。延续至今的普洱茶加工工艺出现:杀青、揉捻、日光干燥、精制分级、拼配蒸压成型。
3、普洱茶加工工艺发展历程,从泼水茶到熟茶,出口导致熟茶工艺的成熟。
4、从勐海到勐库,晒青毛茶工艺出现了日光干燥前的发酵工艺:闷黄到萎凋。1996年勐库区域从原料供应开始自主为省茶叶公司提供成品,为解决勐库大叶种苦涩度过高的缺陷,提出在揉捻后堆放一段时间再干燥,同年易武区域根据茶商需求出现鲜叶萎凋工艺。
5、2001、2002年茶叶全行业大崩盘,民营进入盘活普洱市场的同时,也丢失了很多茶叶加工的基本概念。2007年、2014年的各种热点:强调区域、忽视品种,强调树龄、忽视栽培采摘,盲目跟从所谓的市场商业热点,由审评指导生产到进货商指导生产,任意改动茶叶加工基本工艺。
7、基本的常识是: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决定了普洱茶的未来。传统的普洱茶工艺已经被证明了,可以使普洱茶在后期的存放过程中,越陈越浓越香,而新工艺的引入,会给普洱茶后期转化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通过16年超过4000个样本的研究,只有使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普洱茶,能够做到越陈越浓越香,而那些加入萎凋、渥黄、低温长炒、轻揉捻等工艺的普洱茶,只会越陈越寡淡。
8、关于普洱茶的醇化原理,目前以哪个机制为主的论题还没有最终的结论,但达成一致的是以下四种作用机制共同发生作用:纯氧化作用、微生物作用、酶催化作用、湿热作用。
9、普洱茶在后期醇化过程的物理性质的变化包括:(1)干物质损耗;(2)热量的变化;(3)其他微量气体的产生和变化;(4)PH值的变化;(5)拉力弹力和吸湿能力的变化;(6)灰分的变化;(7)颜色的变化。
10、普洱茶在后期醇化过程的化学性质的变化包括:(1)碳水化合物的变化;(2)多酚类物质的变化;(3)果胶质的变化;(4)含氮化合物的变化;(5)有机酸的变化;(6)香味物质的变化。
11、如何评价一款普洱茶好不好,需要通过感官审评来完成。由于普洱茶长时间以来都没有自己的审评标准,所以一直引用五因子、八因子评茶法来进行感官审评,这对普洱茶的审评来说,有诸多的缺陷。
12、由于感官审评的不规范,导致了各商家发明了较多评价普洱茶的词汇,霸气、山野之气、阳光的味道、体感、气感、花香、茶气等等不一而足,而标准的审评应建立在一套科学的、平等公正的语境下。节选《周云川:什么是好的普洱茶?主讲人:周云川》。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