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鉴别 >

茶的防伪与鉴别

时间:2023-08-21 16:59来源:妙趣茶叶 作者:未知浏览:
茶在中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中国人素来爱饮茶,素有爱喝热茶的习惯,这是在长期饮茶的获得的经验。茶是一种保健饮品,茶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对人身体极有好处。各地的茶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像西湖龙井、云南普洱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潮汕工夫茶等等。 中国人喝茶
普洱茶
 
    在中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中国人素来爱饮茶,素有爱喝热茶的习惯,这是在长期饮茶的获得的经验。茶是一种保健饮品,茶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对人身体极有好处。各地的茶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像西湖龙井云南普洱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潮汕工夫茶等等。
    中国人喝茶很有讲究,在水质、水温、茶具、季节、泡法……方面都有所区别,使得泡出来的茶风味不同,各有特色。举个例子:早市茶,又称早茶,多见于中国大中城市,其中历史最久,影响最深的是羊城广州,他们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广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谓吃早茶。如今在华南一带,除了吃早茶,还有吃午茶、吃晚茶的,把这种吃茶方式看作是充实生活和社交联谊的一种手段。
    茶的销售在中国市场如此之大,不免会有不法分子动歪主意,市面上更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产品,尤其是名茶,被掺伪的几率尤其大。通过收集各种资料,下面将介绍一些防伪鉴别的方法。
    茶叶的鉴别:
    要判断新茶与陈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辨别。 
    1.可以根据茶叶的色泽分辨陈茶与新茶。大抵来说,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 
    2.可从香气分辨新茶与陈茶。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3.还可从茶叶的滋味去分辨新茶与陈茶。不管何种茶类,大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总之,新茶都给人以色鲜、香高、味醇的感觉。而贮藏1年以上的陈茶,纵然保管良好,也难免会出现色暗、香沉、味薄之感。
    新茶比陈茶好,这是指一般而言的,并非一定如此。适时贮藏,对龙井茶而言,不但色味俱佳,而且还具香胜之美。又如乌龙茶,只要保存得当,即使是隔年陈茶,同样具有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的特点。 
    不过,在众多的茶类花色品种中,对较多的茶叶品类而言,还是“以新为贵”。
    如何识别茶叶的质量?这对茶友而言,也许是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的内容,接下来介绍这方面的一些小知识。
    茶叶是世界上饮用最早、饮用人数最多、历史悠久、价格低廉、对健康最有益的一种饮料。茶叶是我国的特产,它具有止渴、消肿、消食、利尿、止痢、解毒等功效。茶叶的品种繁多,分绿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等。茶叶的质量,一般以新鲜为好,陈旧为次;以纯正品种为好,以杂品为次。以下介绍几种识别茶叶质量的方法:
    色
    看茶叶外观的色泽及汤色。新茶外观干硬疏松,色泽新鲜,一般呈嫩绿色。陈旧的茶叶则紧缩暗软。在选购茶叶时,外观颜色应以纯而泽为好,杂而暗为次。茶叶的汤色以明亮清晰为优,暗而深为劣。
    香
    质量好的茶叶,一般都香味纯正,浸人心脾。若茶叶香味淡薄或根本无香味的,或者有异味的,则茶叶质量不好。
    例:茉莉花茶是许多消费者所喜爱的,这种茶有浓郁的茉莉花清香。如无这种香气或有其它气味,则说明该茉莉花茶质量较差。
    味
    指茶水的滋味。新茶汤色澄清而香气足、陈茶则汤色变褐、香味差。就绿茶、红茶来说,质量好的绿茶口感略带苦涩,饮后又感鲜甜,且回味越久越浓。若苦涩味重,鲜甜味少的则为次茶。红茶口感甜爽为好,苦涩为次。
    形
    指茶叶的外形。各种名茶都有它的外形特征,千姿百态。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鉴别方法。质量好的茶叶外形应均匀一致,所含碎茶和杂质少。茶叶保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茶水的滋味。茶叶的保管方法将茶叶用保鲜袋密封放入冰箱,这样便可一年四季尝到新茶的滋味,并使其永葆嫩绿和清香。
    茶叶不仅有新茶与陈茶的这种时间上造成的伪劣,更甚者还有真茶与假茶的掺伪。那么真茶与假茶如何鉴别出来呢?以下介绍一些鉴别真茶与假茶的一些简单的及科学的方法。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差异。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茶叶则由茶树幼嫩芽叶经采摘、加工而成,有其独特的功用,如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所称:“凡诸茶,味苦甘,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决定茶叶功用的是其内含的生化成分,这是近代借助化学分析方法逐渐揭示的。假茶,乃是用形似茶树芽叶的其他植物的嫩叶,如柳树叶、冬青树叶、女贞树叶、槭树叶等,做成类似茶叶的样子,再冒充真茶出售,它有害人民身体健康。
    真茶与假茶,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只要多加注意,是不难识别的。但有时把假茶原料和真茶原料一起拌和加工,就增加了识别的难度。
    真茶与假茶,一般可用感官审评的方法进行鉴定。即运用视觉、味觉等器官,对茶叶固有的色、香、味、形特征,用看、闻、摸、尝的方法,判断茶叶的真假。
    鉴别时,通常先用双手捧起一把干茶,闻茶叶的气味。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者,为假茶。如果取少量茶叶用火灼烤,真茶与假茶的气味更易识别。
    其次,可从茶叶的颜色来区别。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茶叶,细心观察,若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茶乌绿,为真茶本色。若颜色杂乱而不相协调,或与茶叶本色不相一致,即有假茶之嫌。
    如果闻香观色还难以判断,那么,可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进行开汤审评,进一步从茶叶的色、香、味、形,特别是从展开的茶叶叶片上来进行识别。虽然茶树叶片的大小、色泽、厚度各不相同,并因品种、季节、树龄、产地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不同而有差异;叶片的形状、叶绿、叶尖也因茶树品种而有不同,但某些形态特征,却是各种茶叶所共有,而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这是区别真茶与假茶的主要依据所在。
    (1)茶树叶片边缘锯齿一般为16~32对,有锯齿形、重锯齿形、齿牙形和缺刻形之分。但不论哪种形状,叶片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而其他植物叶片多数叶缘四周布满锯齿,或者无锯齿。
    (2)茶树叶片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并向两侧发出7~10对测脉。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脉系统,这是茶树叶片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其他植物叶片的侧脉,多呈羽状分布,直通叶片边缘。
    (3)茶树叶片背面的茸毛,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除主脉上的茸毛外,大多具有基部短,弯曲度大,通常呈45~90度角弯曲,这也是茶树叶片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其他植物叶片上的茸毛多呈直立状生长或无茸毛。
    (4)茶树叶片在茎上的分布,呈螺旋状互生。而其他植物叶片在茎上的分布,通常是对生或几片叶簇状着生。
    如果说感官审评有凭经验之嫌,那么,人们还可以用一般的化学方法或现代分析手段,从茶叶生化成分上加以鉴别。但凡茶叶都含有2~5%咖啡喊和10~20%的茶多酚。迄今为止,在植物叶片中同时含有这两种成分,并富有如此高的含量,非茶叶莫属。因此,凭感官审评难予定论时,人们可以通过测定茶叶中咖啡喊和茶多酚来鉴别真假茶。目前市面上卖的茶饮料就是通过检测咖啡喊和茶多酚来鉴别真假茶饮料的,现将这两种成分的实验室常规测定和简易测定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咖啡碱的测定
    ①常规测定用移液管准确吸取可疑茶叶的茶汤20毫升于25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入10毫升0.01N盐酸和2毫升饱和碱式醋酸铅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和,静置10分钟,过滤。取滤液50毫升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0.2毫升9N硫酸溶液以沉淀多余的铅离子,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10分钟,过滤。取无色澄清液,用1厘米石英比色杯,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74nm处测定其光密度(E)。从E值大小查得被测液咖啡碱的含量,进而按下式计算茶叶中咖啡碱含量:
    咖啡碱(%)={[E*C/1000*茶供试液总量*(250/20)*(100/50)]/样品干重}*100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312-87》)如果测得值低于2%或检测不出,则判为假茶或部分掺假。
    ②简易测定取可疑茶叶10片左右(如系碎茶取0.5克左右)放在洁净的玻璃试管内,慢慢点入10%的氢氧化钠液数滴,至茶叶湿润。尔后加入氯仿约2毫升(以浸没茶叶为度),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氯仿蒸气有毒性!),冷却后加少许活性炭,经搅拌后过滤。再取溶液2点放在玻璃片上,任其自然挥发,干后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若能见到有针状结晶,说明有咖啡减存在,若见不到针状结晶,那就是假茶
    (2)茶多酚的测定
    ①常规方法吸取可疑茶叶的茶汤1毫升,注入25毫升容量瓶中,加水4毫升,加酒石酸铁溶液(称取7个结晶水的硫酸铁l克和4个结晶水的酒石酸钾钠5克,加水共同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5毫升,充分混和,然后再加PH7.5缓冲液至刻度,即为比色液。空白对照液,除以蒸馏水代替茶汤外,其余以相同试剂定容25毫升,用来作为对照。然后,分别吸取试液,在1厘米比色杯中,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0nm处测定光密度A。计算公式为:
    茶多酚(%)=A*62.3*干物率(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0B8313-87》)
    如果测定值低于10%(此时要参考咖啡碱的测定值)可判为假茶或掺假茶。
    ②简易测定法取可疑茶约1克,放入三角烧瓶内,再加80%酒精20毫升,加热煮沸5分钟。冷却后经过滤,澄清溶液中再加上述酒精至25毫升。将酒精提取液摇匀,吸取0.1毫升提取液,加入装有1毫升95%酒精的试管中摇匀。其内再加入1%香荚兰素浓盐酸溶液5毫升摇匀。如溶液立即呈鲜艳的红色,说明有较多的茶多酚存在;如果红色很浅,或者不显红色,说明只有微量或没有茶多酚存在,那就是假茶,或在真茶中掺了假。
    一般经感官审评和上述化学分析法测定,真假茶泾渭可辨。倘若还有怀疑,那么,还可借助于仪器分析方法测定茶氨酸的有无,以便作出最后裁决。因为茶氨酸是茶叶所独有的化学成分。不过值得说明的是还有一些茶,它们之中,有的根本不是茶,如用人参叶制成的人参茶,罗布麻叶制成的罗布麻茶,桑树芽制成的桑茶,以及老鹰茶、柿叶茶、杜仲茶、枸杞茶、甜叶菊茶等等;还有一些“茶”,有的虽有茶,但掺入数量不等的药用植物叶拼制而成,如糯米茶、青春抗衰老茶减肥茶、戒烟茶等等,此系人们习惯的称谓,不可与假茶混为一谈。
    茶叶还有春、夏、秋茶的区分,在此也介绍一些鉴别的方法。
    茶树由于在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加工而成的各季茶叶自然品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春茶苦,夏菜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是人们对季节茶自然品质的概括。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茶叶主产区,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划分,一般是从季节变化结合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性进行的,通常,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7月中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由于茶季不同,采制而成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对绿茶而言,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不但使绿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而且保健作用也佳,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期。许多名茶,诸如高级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高桥银针、君山银针、顾渚紫笋等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所以,在我国历代文献中,都有“以春茶为贵”的记载。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烈。相反,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喊、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泛黄,茶叶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当然,就红茶品质而言,由于夏茶茶多酚含量较多,对形成更多的红茶色素有利,因此,由夏茶采制而成的红茶,干茶和茶汤色泽显得更为红润,滋味也比较强烈,但是夏茶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这对形成红茶的鲜爽滋味又是不利的。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以供选购茶叶时作参考。
    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
    另外,还可以结合偶尔夹杂在茶叶中的花、果来判断,如果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近似绿豆,那么,可以判断为春茶,因为茶树通常在9~11月现花授精,春茶期间正是幼果开始成长之际。若茶果大小如同佛珠一般,可以判断为夏茶。到秋茶时,茶树鲜果已差不多有桂圆大小了,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7~8月间茶树花蕾已经形成,9月开始,又出现开花盛期,因此,凡茶叶中夹杂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但通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经过筛分、拣剔,是很少混杂花、果的,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中国茶叶品种之多,在此无法一一列举其鉴别方法,下面只能介绍一些名茶的简单的鉴定方法。
    碧螺春产生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牙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味苦,叶底不成朵。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茶颜色为棕红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假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因为龙井有一种特殊的香气,用我们的行话说叫"板栗香",泡出来的茶味儿有点儿像栗子的香气。龙井有四绝,即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过去龙井分1到8个品级,特级龙井至少有6万个芽,茶叶光滑扁平匀直,打上包儿,捅一个窟窿,茶叶会一根根掉下来。泡出来一芽一叶,汤非常清澈,不能带"鱼叶"(附在茶柄的小叶)。这些特点是其他茶叶无法替代的。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苦丁茶的叶片较普通茶叶大1.5-2倍,叶椭圆形,叶片厚,有革质、无茸毛。鲜叶光泽性强,墨绿色。嫩芽叶制成的茶,外形粗壮,卷曲,无茸毛。冲泡可判明真伪:苦丁茶滋味是先苦(这种苦味是口感可接受的苦味)然后有微甘味,无涩、辣、臭、酸及其他异味,耐冲泡。嫩叶做的苦丁茶1克可冲泡150ml水,其茶味浓郁,冲泡8次-10次滋味仍强烈,是普通茶叶难以媲美的。老熟叶制成的茶叶,其滋味也是先苦后甘,无青味,滋味显浓缓慢释放,耐冲泡是主要的特点。添加2-4倍量的茶叶滋味只是感觉略浓,其苦味口感仍清爽、醇甘,不会变得奇苦难耐。是其他树叶、甚至添加一些物质难以做成的。回甘味过强、带甜味的,可能是加了甘草或糖。若有参味的可能是绞股蓝或其他参类。查叶底:苦丁茶叶底带紫褐色、无茸毛,叶片大且厚,茶梗粗壮。全片的老叶面积大,叶缘齿较纯。
    异质茶鉴定
    即在苦丁茶中掺入其他物质,凭感官是可区别的。普通茶叶身骨较轻,外形较小,看叶底时叶片小而薄。粗粒粉末多则可能夹杂有其他物质。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是取可疑异物约2粒谷子大小放入口中用门牙切压。正品含于口中能感觉出苦味。先苦后甘,而劣质品则没有苦味或苦味弱,或奇苦或有其他异味,甘草只有甘甜味而没有苦味。
    质量鉴别
    苦丁茶是保健饮品,对其审评与普通茶叶不同,是否耐冲泡是主要的,高档苦丁茶滋味浓而醇厚,先苦后甘,条索较紧洁。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云南普洱茶 安溪铁观音 茉莉花茶 西湖龙井 六安瓜片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如何鉴别新会小青柑普洱茶的好
如何鉴别新会小青柑普洱茶的好
龙井茶具体的鉴别方法
龙井茶具体的鉴别方法
“红茶皇后”祁门红茶你知道怎
“红茶皇后”祁门红茶你知道怎
专家鉴别新茶的三种方法
专家鉴别新茶的三种方法
如何鉴别白茶及白茶怎样评审
如何鉴别白茶及白茶怎样评审
紫砂壶的鉴别及评判
紫砂壶的鉴别及评判
铁观音茶的优劣鉴别
铁观音茶的优劣鉴别
茉莉花茶品质鉴别
茉莉花茶品质鉴别
普洱茶原料等级的鉴别
普洱茶原料等级的鉴别
几个普洱茶年代鉴别的妙招
几个普洱茶年代鉴别的妙招
怎样鉴别红毛茶品质优次
怎样鉴别红毛茶品质优次
九点鉴别茶叶的好与不好
九点鉴别茶叶的好与不好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