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秋的节气:寒露。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一候鸿雁来宾〗从白露到寒露期间,大雁先后飞往南方过冬,先到为主,后至为宾,所以晚到的大雁是“宾客”。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华是花,此时菊花已经竞相开放,成为秋季里美丽的风景。
传统养生学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秋季天气干燥,人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脱皮,口干咽燥,干咳少痰,头发脱落,睡意朦胧,便秘等情况,所以寒露时节,防秋燥是重点。
建议: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可以适当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另外,坚持每天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些蜜水,不但可以抗拒衰老,还能够防止便秘,绝对是防秋燥的好方法哦。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秋季气候干燥,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应适当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物,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
多吃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荸荠、香蕉等;蔬菜则可多食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瓜果蔬菜中含有的丰富水分、维生素、纤维等,对预防寒露时节容易出现的口鼻目干、皮肤粗糙、大便秘结等现象很有好处。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粥,因为小米、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建议秋季多吃些,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等。
在这“多事之秋”,应合理安排日常起居,尤其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是至关重要。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注意劳逸结合。
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适宜的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寒露时节,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但晨练要注意躲避早雾,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好选择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秋风肃杀,面对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引起忧郁、伤感的心绪。
用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登高就是不错的方法。秋游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不仅陶冶情操,还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记住3个“一”
1 一碗羊肉汤
羊肉性属温热,可补虚劳、祛寒冷、温补气血,秋季吃羊肉正当时!特别是炖羊肉,最为滋补,可先用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炖半小时,成奶白色汤后捞出汤骨,再将洗过的羊肉放入锅中,加入葱、姜小火炖制。另外,羊肉加冬瓜、萝卜、豆腐等,不仅能润燥清火,平衡寒热,还有助去除膻味。
推荐一款滋补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取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把羊肉熬烂,放红糖,再稍炖下即成。
2 一杯暖身茶
寒露时节,秋季天气转凉,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开始减退,很多女性会出现体寒、手脚冰凉等症状,不敢吃冷的东西。
可以改喝茶性较温的红茶,既可以御寒暖身,还可以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秋季后天气渐凉,喝红茶再合适不过。红茶属于温热性质的,温补不伤胃,能帮助女性暖胃驱寒。寒露时间茶的故事建议每天饮一杯红茶,更是棒棒哒!
3 一套保暖衣
秋保暖有个穿衣口诀:内贴中松外收口——内衣贴身,中层宽松,外套防风。
内衣最好柔软贴身,有助于增加保温性。中层的衣服吸湿性要强,不要过紧,保持干燥。外套一定要防风,最好在领口、袖口、腰部、脚踝处有收口的设计,可以防止冷空气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