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伏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2019年的三伏天自7月12日开始,至8月20日截止一共40天。分别是初伏:7月12日——21日;中伏:7月22日——8月10日;末伏:8月11日——20日。
三伏是按照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来确定的。每年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中带有“庚”的日子)为初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一般一共30或40天。
暑热原因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三伏天喝茶有好处
饮茶具有散热降温、生津止渴的作用。盛夏酷暑之际,饮茶的降温止渴作用远远胜过一般饮料,这是由于茶叶中的多种有效成分所起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茶中的芳香物质本身就是一种清凉剂,它们在挥 发过程中能从人体皮肤毛孔里驱走一定的热量。夏天喝热茶(当然不是烫茶)散热降温效果最好。茶中的咖啡碱还有利尿作用。另外,茶汤里的茶多酚、氨基酸、水 溶果胶质、芳香物质等可以刺激口腔粘膜,促进唾液分泌,有着生津止渴的作用。
饮茶可以预防胃、肠消化道疾病。炎热的夏天,饮食稍不注意卫生,细菌便会大量繁殖,夏天是消化道疾病的多发季节。科学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抗菌、杀菌、改善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功能,饮茶既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又可以促使有益细菌增殖,提高肠道的免疫能力。
饮热茶更有清凉降火的效果。热茶能促进汗腺分泌,使大量水分通过皮肤表面的毛孔渗出,散发热量。据测试,每蒸发1克水,就能带走2092焦耳的热 量。蒸发水分越多,散发的热量就越多。用红外线温度记录仪测定皮肤温度,发现喝热茶10分钟后,可使体温下降1~2°C。
热茶汤中含有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等与唾液发生反应,能使口腔得以滋润,产生清凉的感觉。其中的咖啡因能刺激肾脏,促进排泄,从而使热量散发和污物排 出,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从口感上来说,40—60度之间温度的茶水口感最佳。
三伏天饮茶指南
三伏天俗言道:“寒有三九,热有三伏。” 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而在这样的天气,要度过三伏天,喝茶就是首选,防晒、放热、防中暑,彼时湿热,适宜清补。很多人喜欢在这个时候吃冷饮、喝冰水,但是这样容易导致湿气入体。
因此三伏天茶饮,首重“祛湿”为要。
另外针对不同的人群,就是要从体质看这个时节适合喝什么茶再具体而论。
燥热体质,凉性茶饮。
古树生普,茶味浓酽,滋味协调性好,味略苦,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能,生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饮之既有消暑解热之功,又具增添营养之效。
而如若有上佳的陈年老白茶,则是最佳的祛暑之茶品!
虚寒体质,偏温顺的茶饮。
普洱茶熟茶或者有年份的老生普,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经久耐泡。熟普性温,有“治肝胆之浮热,泻肺胃之虚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来说,多饮用一些这种性温祛湿祛热的暖茶,不仅能够调和脾胃,还能助消化、去油腻等。
另外也可以在熟普中加些枸杞、菊花、西洋参等一起冲泡调饮。
特别是近年流行的陈皮普洱茶也是很好的调饮茶品。
红茶性温,红汤红叶、滋味甜醇,生姜红糖茶调饮是不错的选择。
退火至位的隔年陈岩茶,茶韵沉稳,好多茶友的选择心头好。
三伏天,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
第一个就是上面所说的给自己一杯体己的茶。
第二个就是“静心安顺天时”。
给自己一份“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的怡然自得的心情,不仅为了解暑,更是寻求一份平静的心境,动静自如,冷暖相知,能够让躁变静,让热降温,让跌宕起伏变平易。只有入静从容,静心戒嗔,乐观待事,心火不起便不惊邪阳,神不散漫便不引邪阴。
第三个就是给自己一个仪式感。
宋诗里有这样很出名的一联: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宋朝时,讲究分茶,放翁也有诗句:晴窗细乳戏分茶。那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风雅,品的是恬静自如的心情,使得忙碌杂乱中皱巴巴的心舒展一下。
而于我们,净手、取茶、烧水、洁具、纳茶、冲茶、润茶、浸泡、守候、出汤、品饮。。。看似繁复的程序,那是仪式感的自在坦然。
安顿茶和每一件器物的当下,收敛神气,无外其志,养收之道,心平气和,气和则五脏六腑皆安,五脏六腑安则气机运化无碍,继而四肢不烦,百结舒畅,伏热自去。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