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功效与禁忌 > 喝茶养生知识 >

普洱茶怎么喝才能达到最佳养生效果?

时间:2024-03-06 16:03来源:数字云茶 作者:听茶自己说话浏览:
古有饮茶歌诀曰:烫茶伤人,冷茶勿饮;淡茶养人,浓茶消瘦;午茶提神,晚茶难寝。先祖们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茶是养生妙品,然则亦须饮之有法有度。 普洱茶是攻补兼备的茶,适宜大部分人群饮用。其品饮功能成分多样且协调,饮用后在体内整体改善和提升机体的免疫系统, 调节体内微生物环境, 促进体内有益微生物生长, 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 从而达到

古有饮茶歌诀曰:“烫伤人,冷勿饮;淡茶养人,浓茶消瘦;午茶提神,晚茶难寝。”先祖们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茶是养生妙品,然则亦须饮之有法有度。
普洱茶是攻补兼备的茶,适宜大部分人群饮用。其品饮功能成分多样且协调,饮用后在体内整体改善和提升机体的免疫系统, 调节体内微生物环境, 促进体内有益微生物生长, 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 从而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和要求, 以达到普洱茶养生的作用。但饮普洱茶并非是越多越好,饮用不当反而会损害健康,得不偿失。
普洱生茶具有提神、清理肠道、降脂、降压和减肥等诸多功效,但生茶活性成份较多,尤其是新茶茶性尤为寒凉,因此肠胃不好者、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孕妇、特殊生理期的女性均不宜饮用。普洱熟茶经过微生物固态发酵后,有效养生物质小分子化,保健物质更为丰富,同时性温,有暖体养胃的功效,虚寒体质者、年老者脾胃功能趋于衰退宜喝熟普
 
不宜空腹喝
普洱茶的原料茶质厚重,特别是生茶从茶树上采下来以后,保留了最原始的“野性”,往往一边饮茶,一边就感到肚子饿了。特别是新制的生茶,茶性大多霸道刚烈,如果直接饮用,会让许多人的肠胃不胜负荷,容易产生“虚浮发软”的感觉。因此建议大家最好在饭后半小时以后饮茶,以免伤及肠胃。也可以在饮生茶的同时适当吃一点茶点,不仅增添了趣味,而且对护胃起到一定的作用。
 
白天生,晚上熟
生茶中含有5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其中包括含量较高的咖啡碱、儿茶素茶多酚等,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加速新陈代谢,同时非常适合体燥内热体质的人群用于降火排毒、清热化痰。而生茶中含有的咖啡碱容易刺激人体,使人产生兴奋得感觉,对于白天提神醒脑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放在晚间饮用的话,就很容易起到反作用,令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而普洱熟茶茶性温和,且具有安神作用,更适合晚间饮用。
 
夏喝生普,冬饮熟普
由于普洱生茶性偏凉,因此比较适合在夏天饮用,可以达到降暑解热的功效。相反地,普洱熟茶性温,尤其适合冬天饮用,起到暖胃暖心的作用。
 
适量饮用
不宜过浓,也不宜过量。茶汤太浓,摄入大量的茶多酚、咖啡碱、鞣质等会产生不良作用。例如,茶多酚与铁离子、维生素B2发生络合作用,影响机体对铁离子的吸收利用,可能引起贫血;浓茶中较多的咖啡碱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使人兴奋,影响睡眠,还会加重心脏负荷,咖啡碱可诱发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有可能造成胃部不适或加重胃溃疡。因此,饮普洱茶当适量,不可过多过浓。
 
现饮现泡
茶叶中的茶多酚、多糖类及芳香化合物等放置后会发生氧化,导致茶色发暗,鞣质、咖啡碱过量溶出,使茶香减少,茶味苦涩;隔夜茶问题更为突出,不仅有益成分发生变性,有害物质过多析出,且茶汤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发馊变质,不仅没有保健作用,还会产生不良作用。因此,以现泡现饮为佳。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养生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普洱茶 茶多酚 儿茶素 茶经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怎么喝才能减肥呢?
普洱茶怎么喝才能减肥呢?
普洱茶怎么喝最好
普洱茶怎么喝最好
普洱茶怎么喝不会失眠呢?
普洱茶怎么喝不会失眠呢?
普洱茶怎么喝减脂暖胃呢?
普洱茶怎么喝减脂暖胃呢?
普洱茶怎么喝不会失眠
普洱茶怎么喝不会失眠
普洱茶怎么喝最减肥
普洱茶怎么喝最减肥
七子饼普洱茶怎么喝 大师来教
七子饼普洱茶怎么喝 大师来教
普洱茶怎么喝对身体更好
普洱茶怎么喝对身体更好
普洱茶怎么喝
普洱茶怎么喝
减肥达人教你普洱茶怎么喝最减
减肥达人教你普洱茶怎么喝最减
普洱茶怎么喝才不会失眠
普洱茶怎么喝才不会失眠
喝茶养生之普洱茶怎么喝养胃
喝茶养生之普洱茶怎么喝养胃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