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制宜是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茶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因此也离不开遵循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季节的天时气候特点,制订适宜的治病保健方法与方药。
春天
春天万物生机勃勃,人体阳气与大自然植物一样,开始复苏升发。由于冬季人体阳气封藏以及抵抗寒冷气候,阳气消耗较大,待到初春之时,往往阳气升发不足;加上春天多雨,易为湿气所困,以致气机不畅,从而出现精神不振、肢体困倦、嗜睡等春困现象。所以,春天宜饮茉莉花茶,因其性味芳香升散,具有理气开郁、提神醒脑、辟秽和中之功效,饮后令人神清气爽,春困自消。
夏天
夏天气候炎热,烈日如火,正是阳盛之时。处于炎热环境下,人体腠理疏松开泄,汗出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份,则易伤津耗气,出现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疲倦乏力等不适。白茶和绿茶性寒凉味甘苦,功专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饮后倍觉解渴生津、神清气爽,有助消暑降温。
秋天
秋天气候干燥收涩,容易令人口干口渴、皮肤干燥发痒,祖国医学称之为“秋燥”。这种气候宜饮青茶,取其茶性平和,寒热适中,饮之能润喉生津、化痰下气。
冬天
冬天万物蛰伏、天寒地冻,由于人体阳气封藏,生机减退,故体弱之人容易出现肢体欠温、不耐寒冷。祖国医学认为冬天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故冬天饮红茶最为合适,因红茶性温味甘,有温阳活血、散寒除湿之功效,饮后可助养人体阳气,暖身驱寒。顺应四季寒热变化而选用不同的茶叶,符合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体现出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养生保健理念。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制订适宜的治病保健方法与方药。
中国地域广泛、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土质和水质,影响了当地人的体质形成,故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
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当地人腠理致密,体质多强壮,但因气候寒冷,一旦患病多呈现伤寒病证。广东及港澳地处岭南近海地区,气候炎热潮湿,人们经常于空调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而且嗜好冷饮,日久易致脾阳受损,滋生水湿痰饮。因此,应用茶疗应考虑到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北方人宜多饮用温阳散寒的红茶,粤港澳地区宜饮温胃化湿的黑茶和经焙火的乌龙茶。
四、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是指根据不同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制订适宜的治病保健方法与方药。
小儿
中医学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生机旺盛、脏气娇嫩、气血未充,故小儿用药多以轻清之品为主,忌用峻猛之剂。应用茶疗治疗小儿疾病亦应遵循这个原则,可予饮用少量多次,宜淡不宜浓。
青壮年
青壮年男性体质多强健,平时一般可按喜好择茶。然一旦患病亦需根据病情需要调整所饮之茶;青壮年女性体质虽亦较为强健,但由于女性有经、带、胎、产、乳的生理特点,容易出现气血阴阳不足,故宜饮用茶性平和或偏温的青茶、红茶及黑茶。若平时惯饮茶性寒凉的白茶或绿茶,要留意有无因过饮寒凉之品而伤及身体阳气。
老年人
老年人因脏腑气血渐衰、生机减退,患病时多呈现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故宜饮用茶性不温不凉的乌龙茶,或茶性偏温的红茶和普洱茶,以保护机体正气,防止病邪外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