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商标抢注,投机盛行。近年来,商标的及时注册以及商标品牌的运作,使得商标持有人在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动,或待价而沽或高价出售,从中获益匪浅。这便造就投机,抢注商标的行为也由此而生。国内茶文化界更是掀起了一股抢注茶商标的热潮。不论名茶、名人、著名茶馆都可以被当作商标抢注。在这种看似抢占先机的商标注册行为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令人痛心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创立久远并深有影响的茶界名号未进行商标注册,反而让与此无关但有心经营的人抢注了商标。比如,安徽九华山茶叶被河南抢先注册,欲哭无泪;正山茶业研发出了“金骏眉”,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注册这个商标,导致后面的商标之争乱局。
第二,品类和品牌混淆,茶名被当作商标注册。这个误区在中国茶企普遍存在,名优茶尤为明显。把茶叶的通用名当作产品的品牌名,对外重点宣传。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它们已日益演变成出产于特定区域,代表特定茶叶品种的名称,而不是品牌。即便是品牌,也是一个区域的的公共品牌而不是企业的特定品牌。把品类当品牌同时造成了消费者的困扰。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去购买茶叶,一般会说要买毛尖绿茶龙井啥的,但该买哪个品牌的产品,却无从下手,因为大家都叫龙井或是毛尖。
第三,仿冒商标涌现。或许是看到了名商标带来的收益,各种仿冒商标涌现,茶市上可谓千茶一面,混淆了消费者视听,损害了名商标信誉。
此外,商标林立,却缺乏公信力。现在茶叶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商标不少了,但是叫的上号的没有几家。像运动品牌我们能马上想到阿迪、耐克,但买茶叶我们却不知有哪些名牌。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