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级别划分: 宫廷/特级/1级/2级/3级....9级,有的还有10级,但勐海茶厂只到9级。数字越大级别越低,价格相对越低。具体到毛茶宫廷特级都是茶的金芽为主,特级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1级是嫩叶,逐渐叶子越大越老,到9级就是老粗叶,10级就会有比较多的茶梗。从口味上讲,级别越高香气越浓,级别越低口感越重。从冲泡上讲,级别越高可冲泡的次数越少,级别越低越耐冲泡。
详解:
一块普洱茶饼根据用料等级的数目分为单级茶和拼配茶两种,单级茶就是指用一种等级的毛茶制作,一般的都是用比较高级别的单一制作,如陈年橡山普饼使用2级嫩叶制作的,金针白莲使用特级茶制作的,宫廷贡饼用宫廷级别的茶芽制作;拼配茶主要用数种不同级别的毛茶制作,一般粗老的茶放在里面,背面放些高级的,在饼的正面撒些细嫩的金芽,不仅为了漂亮,而且为了调和滋味,既保证香气,又兼顾甜醇浓厚的口感。
比如7262这款是大益拼配茶的典范: 3-6级毛茶压制,面上撒些金芽,口感香气都非常好,被业内人士称为大宗货的高端!勐海茶厂介绍时说是“高单价常规熟饼”。每一种配方都有首先研制成功的年代,就是开头的两个字母。第三个字母表示所用毛茶中主要比例的等级,而不是全部等级种类,否则一长串太罗嗦了。 有的厂家不愿意消费者知道这个“唛号”的含义,为的是可以唬弄消费者把粗老的级别的说成是高级别的茶品,以卖个更高的价格,其实这正体现了这些茶厂的制茶技术比较低,区分茶的价位只靠用料的高低;而勐海茶厂大益牌普洱茶决定的价位因素太多了,除了毛料的级别之外,毛料的品种(乔木还是台地/易武正山的还是普通茶山的)、陈放几年制作、发酵程度、拼配方案、常规大总产量还是特制小产量等等,所以对毛料的等级并不过分迷信。并非级别低一定就不好,还要综合考察才能分出高低!最后一个数字代表茶厂的编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茶叶总公司把几家大厂订了个编号,昆明茶厂-1,勐海茶厂-2,下关茶厂-3,普洱茶厂-4,从4以后就没有再定,因为那时候就这四家最好的大厂,后来体制改革,这四家大厂的部分专家和资本逐渐流向个体单立门户,自己给自己编号,造成4之后重复编号的现象。如勐海福海茶厂自己编号为6,普洱古茶有限公司也编号为6,这些就意义不大了。 昆明茶厂如今已经散了,曾经很好,是我国解放后人民自己建造的茶厂;勐海茶厂是1940年由法国巴黎大学范和均和清华大学一人,两人都是博士后,在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支持下在勐海建的厂,应该说是最早的机械制茶工厂,原来的都是手工制茶作坊,1973年勐海茶厂又率先开发了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发明了速成发酵熟普洱茶,1989年从中国茶业总公司云南分公司脱离启用大益牌,1994年大益牌商标获得注册,2004年历史悠久的勐海茶厂被强势资本收购,现在成为私营博闻集团有限公司麾下的勐海茶厂。
业内对勐海茶厂的发酵技术是公认的第一水平!3号下关茶厂制作生普洱沱茶第一。1-3号都是西双版纳的厂家。4号普洱茶厂是思茅地区(除西双版纳第二大产区)的大厂。 大票是茶出厂的标示,503就是05年第三批茶,大益牌特制茶只做一批,哪年做的就是几零一,如宫廷贡饼501,并非说还有502,只有一批!06年就不再生产了。因为不进所用的原料有限,而且大益普洱茶做茶的原料都是陈年至少一年的毛茶,有的是3年的毛茶(如7742青饼),所以怎么可能很多每年都有呢?市场上到处都说自己的茶庄里有,价格又那么低,大家想想也就明白了,根本不可能的事儿!批次越小,距今约早,价格越高,就因为自然陈化的缘故。 示例:7572:2005年第一批 75年的配方/7级毛茶/勐海茶厂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等级标准评定方案:
级别 外形 内质 特级 紧细 匀整 显毫 匀净 陈香浓郁 浓醇 红浓明亮 褐红细嫩
一级 紧结肥嫩 匀整 较显毫 匀净 浓纯 浓醇 红浓明亮 褐红肥嫩
二级 紧结较肥嫩 匀整 条匀较显毫 匀净 浓纯 浓醇 红浓 褐红柔嫩
三级 条索紧结 匀整 尚显毫 匀净 浓纯 醇厚 红浓 褐红尚亮
四级 肥壮紧结 匀整 尚显毫 有嫩梗 浓纯 醇厚 红浓 褐红欠匀
五级 条索紧实 匀整 略显毫 匀净 纯正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六级 壮实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七级 肥壮紧实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八级 粗壮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九级 粗大尚紧实 尚匀整 褐红 有梗 纯和 平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十级 粗大稍松 欠匀整 褐红稍花 有梗 平和 平和 深
7432-普洱茶“唛号”之始 回顾云南普洱茶的重要历史阶段,清朝贡茶,以八色品种著称,当时著名的紧压茶,是所谓的“团茶”,实际上是粗简的压制模具使然,产品大的似人头,即“人头茶”,雅称“金瓜贡茶”,其他还有许多不同的规格,小的团茶,为著名的“女儿茶”。这个阶段,以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产品进贡京城,史料记载颇多。 另一面,勐海当时属于普洱府辖的“车里宣慰使”,茶品也很优秀,只是产品多走东南亚、海外这条渠道罢了,“京城”自然不得多识。史料记载16世纪(15xx年,记不清了),车里傣王回缅甸省亲,就带的是勐海的圆茶,可见一斑。 普洱茶能走向世界,起始于对于东南亚、海外的圆茶销售与推广,勐海的底蕴与历史渊源,成就了普洱茶从“团茶”到“圆茶”,再到“七子饼茶”的辉煌。 “圆茶”销售东南亚、粤港澳,在华人手中流传,得了“侨销圆茶”的别号,那是多么厚重的历史。与藏销、内销体系相比,藏销成就了低端产品“紧茶”系列;内销成就了中档产品“沱茶”系列;而“侨销”则铸就了高档的“圆茶”,以及现在的“七子饼”茶产品。 是“侨销”,弘扬了普洱茶,使它走出了国门。 从“圆茶”到“七子饼茶”,再到“唛号”产品,普洱茶一步一步走来,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是“唛号”产品,使普洱茶走红了全世界,又在中华大地开始散播星星之火。 圆茶时代,造就了许多名牌,“红印”、“蓝印”、“绿印”等等,从圆茶到七子饼的过渡,源于1960-1970的那个年代。这个阶段完成了“七子饼茶”辉煌的基础,也开启了“唛号”茶品之门,使普洱茶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成为了现实。
今天,我们也才有可能喝道“稳定化”、“标准化”的普洱茶产品。敬佩前辈勐海茶人,他们付出了汗水与心血,才有我们今天的大益。 那个时代,传统圆茶产品,档次上分高中低,也即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级圆茶”为高档饼茶,“乙级圆茶”为中档产品。“甲、乙、丙”产品质量等级,以及配方特点,奠定了我们“唛号”茶配方的基础,传承的历史轨迹,随后再细说。 1973年,普洱茶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随着普洱熟茶发酵工艺的研发与成熟,云南普洱茶品质获得了华侨的首肯,自然出口需求高涨。 接下来的时间,由于贸易中对品质稳定的需求,以及要求交易便捷,推动了“唛号”的诞生。 随后中,配方不断被传承,研发,传承,“唛号”不断流传、创新,形成了中国茶界的一绝,勐海茶厂也才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唛号及产品,成了我们普洱茶历史的一部分,可以让人慢慢品鉴、回味、记忆。 有时候,喝道某个茶,细细的酌一口,思想不由自主转到了口腔、喉咙,嘴巴的反应不是在品一口茶汤,体会其滋味香气,而感觉是数字在口腔里游动着,咽下茶汤,当你惊呼出“7572”这组数字时,短暂的震惊后,你会开心地笑,佩服自己的技艺。此时此刻,喝普洱茶变成了一种享受,这里不想用“品”字,因为,到了享受普洱的境界,即使一个人,大杯牛饮,你也会不自觉地在嘴里喝道“数字”,神奇的普洱茶,神奇的大益。
重演勐海茶厂历史的开局,第一批唛号产品“7432”与“7452”走到了前台,今天为温习这两个唛号,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久违了,7432!7452!,今年5月它们复出,为它们披上“红丝带”,也算了却一个心愿。 谈到了第一“唛号”的起始,不得不再一次提及“7262”普洱饼茶,这是唛号产品的另外一个兄弟。虽然不是“1972”年的配方,但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是在已经开题的另外文章中去说吧,就此打住。
传承“圆茶”的质量等级、配方特点,诞生了著名的唛号产品,“甲级圆茶”即高档饼配方,诞生了“7432”与“7532”两款青饼产品,尊从于“甲级圆茶”配方的发酵茶,“7452”普洱饼茶出世了。历史上也出过不少7452普洱茶产品,在90年代中期“7262”饼茶出现前,7452是勐海茶厂最高档的普洱茶产品了。 而根据中档产品“乙级圆茶”的质量要求、配方,诞生了“7542”中档青饼,按照其标准与理念,配制了“发酵普洱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7572”。
——文章来勐海李厂长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