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百科 >

为什么滇红的冷后浑现象比普洱茶更明显?

时间:2019-01-19 16:39来源:普洱茶吧 作者:佚名浏览:
为什么滇红的冷后浑现象比普洱茶更明显?
什么是“冷后浑”
我们在喝茶时发现,有的红茶茶汤在放凉之后汤色变得浑浊,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后浑”。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待见它,直到后来有农艺师指出这其实是优质红的标志,才受到人们的欢迎。
 
不止红茶,普洱茶也有这种现象。
 
那么,冷后浑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它又被认为是好茶的标志呢?滇红茶普洱茶相比,那个更明显?
 
“冷后浑”的实质
茶汤“冷后浑”的实质是茶汤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其形成原因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TF、TR跟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而微带苦味的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当在高温(接近100℃)时,各自呈游离状态,溶于热水,但随温度降低,它们通过羟基和酮基间的H键缔合形成络合物。随缔合反应的不断加大,其粒径达10-7-10-6cm,茶汤由清转浑,表现出胶体特性,粒径继续增大,便会产生凝聚作用。茶汤冷却后常有乳状物析出,使茶汤呈黄浆色浑浊,这就是茶汤的“冷后浑”现象,与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
 
茶汤的颜色,不论是红茶、生茶熟茶。茶汤颜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茶叶中的茶黄素茶红素,以及茶褐素,最主要是茶黄素茶黄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在高温下,它还能好好地待在茶汤中。当温度降低,它们就开始扎堆。温度越低,扎的堆就越大。大到一定限度——大致相当于牛奶中的乳滴大小,看起来茶汤就变浑浊了。再进一步扎堆,就会形成乳酪那样的东西,与茶汤分层。
 
滇红茶和普洱茶哪种更明显?
同为大叶种原料,滇红茶和普洱茶的茶多酚含量在所有茶类中首屈一指,多酚类物质氧化后形成的茶黄素也比其它茶类明显,自然,这两类茶的现象也就比较突出。
 
茶黄素(Theaflavins,TFs)最早是由RobertsEAH发现的,指红茶中溶于乙酸乙酯呈橙黄色的物质,由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氧化缩合而来,红茶中茶黄素类的含量一般为0.3%~1.5%,是所有茶类中含量最高的茶。
 
所以,两种茶类比较,红茶的“冷后浑”现象更加明显。
 
科学家们发现,除了茶多酚以外,咖啡因,以及茶汤中的钙离子对冷后浑的出现也有作用,不过,影响最明显的还是茶多酚。
 
不管什么茶类,“冷后浑”现象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一种表现,也是好茶的标志。
 
当然,这种“冷后浑”不同于茶汤本身的浑浊,这点要区分开
 
茶汤本身的浑浊成因:
1、茶树品种,揉捻过度,发酵问题,走水不透,火工不足,受潮返青,染色加料。
 
2、冲泡不当:注水过猛,扬起毫毛;水温过高,造成不必要的可溶物过多,更易冷后浑浊;用水不洁净,比如井水,受污染的自来水等。
 
3、存贮不当:细碎茶末,漂浮颗粒污染(洗茶之后应当可以适度减少);受潮返青,并发症为变涩;发霉变质。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叶内含物 咖啡因 茶红素 茶褐素 多酚类 茶黄素 普洱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如何通过茶汤看普洱茶的好坏
如何通过茶汤看普洱茶的好坏
教你如何读懂普洱茶
教你如何读懂普洱茶
普洱茶收藏存茶的“四重境界”
普洱茶收藏存茶的“四重境界”
普洱茶的花式泡法
普洱茶的花式泡法
熟普洱茶和生普洱茶哪个转化空
熟普洱茶和生普洱茶哪个转化空
保护牙齿一定要常饮普洱茶
保护牙齿一定要常饮普洱茶
普洱茶的水路到底是什么意思
普洱茶的水路到底是什么意思
普洱茶陈化需要哪些条件和因素
普洱茶陈化需要哪些条件和因素
普洱茶选购时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普洱茶选购时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普洱茶的5种新喝法排毒又瘦身
普洱茶的5种新喝法排毒又瘦身
国家一级评茶师浅谈普洱茶纯料
国家一级评茶师浅谈普洱茶纯料
普洱茶与吸烟者
普洱茶与吸烟者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