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热带雨林的茶树,形成了喜高温高湿、耐酸耐阴的乔木或小乔木大叶型形态。
位于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茶树朝灌木矮丛小叶方向变化。
处于南、中亚热带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介于两者之间。
这些变化,还受到人类的参与影响,对茶叶的引种、选择、杂交等,形成了茶树千差万别的生态型,这也是我国茶树分布,同时具有乔木大叶型、小乔木大叶和 中叶型、灌木大中小叶型才茶树的原因。
2、茶叶演化过程,包含野生型、中间型和栽培型3种。
茶树性状的演化是不可逆转的,如灌木中小叶茶树,即使生长在热带湿热条件下,也不会出现乔木大叶型茶树的特征特性。
3、野生型茶树,也称为原始型茶树,乔木、小乔木树型,嫩枝少毛或无毛。越冬芽鳞片3到5个,芽大,长10到25厘米,角质层厚,无毛或稀毛,侧脉8到12对,脉络不明显,叶缘有稀钝齿。果皮厚,木质化,呈四棱形。成品茶,多数香气低沉,滋味淡薄,缺乏鲜感。保守性强,人工繁殖、迁徙成功率低。
栽培型茶树,也称进化型茶树。灌木、小乔木树型,越冬芽鳞片2到3个,嫩枝少毛或无毛。叶长6到15厘米,无毛或稀毛,侧脉6到10对,脉络不明显,叶缘有细锐齿。种子较小,呈球形或椭圆形。
按照植物的进化程序,原始型与栽培型之间,还有过渡型茶树,至今还未有典例。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