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百科 >

中国茶叶标准是世界之最,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声称“缺失”?

时间:2020-12-10 10:10来源:说茶ShowCha 作者:佚名浏览:
中国茶叶标准是世界之最,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声称“缺失”
对于茶叶标准,你了解多少?这个概念到现在似乎还依然模糊,甚至于不被理解。
 
我国叶标准超千个
 
为什么他们还在说“标准缺失”
 
“超千个”是什么样的概念?换一种说法,大家可能会更好理解——我国是世界上茶叶标准最多的国家。
 
其中的原因不乏有我国茶叶品种的多样化。但此时,我们还需要让大家清楚一个事实——我国茶叶标准化整体水平,尤其在产品质量方面的要求,远高于目前现行的国际标准及其他主要产茶国的标准。
 
这些茶叶标准涵盖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4个方面,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覆盖全茶产业链。
 
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的完善程度和先进程度毋庸置疑,但是“中国茶叶标准缺失”却是我们在市场上常常能听到的话。关于问题症结的分析,我们首先要先了解中国茶叶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情况。
 
我国茶叶质量标准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2008年成立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下设有龙井茶乌龙茶碧螺春普洱茶边销茶、特种茶国际标准国内工作组、黑茶红茶白茶茯茶花茶黄茶12个工作组。发展至今,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主体,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
 
在上千个茶叶标准中,多为茶类、生产加工、内含物质检测方法、农残和污染物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通用包装的标准说明。就目前而言,茶叶标准的制定更多地关注在生产端,设计市场端与消费端的国家标准很少,所以,最多埋怨“茶叶标准缺失”的声音是在茶叶消费端,尤其是营销人员。
 
茶叶,包括所有农产品其实都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外形、口感、品质不稳定的茶叶产品,很难留住消费者,尤其是刚刚接触此类产品的新兴消费群体。此中,消费者的口感偏好和心理预期的差异,是非标农产品难以逾越的沟壑。标准化生产也成为茶企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连锁化、品牌化的必要环节。
 
此处所指出的问题本质,是生产与制作出让消费者看得见的标准化产品。
 
由此引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流通环节的标准不健全,缺乏管理、包装、分拣、配送、验收等标准。比如,在日本的超市里,农副产品的圆度、长度、甜度等会经过检测、筛选后统一标价;在富士苹果的检测标准中,会根据成熟度、新鲜度、完美度、均一度等纬度进行等级划分,分级筛选环节会经过红外线等多条流水线的检测,不同品级的水果会相应地被划分去不同的流通渠道的不同消费人群。
 
这也意味着,不同品质等级的产品所产生的效益有明显的划分,在肃清市场的同时,让消费者有依据可循,也倒逼着生产商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标准”已在步步落地,迈入市场
 
事实上,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正在逐渐向市场端靠拢。
 
目前,我国六大茶类的标准都较为完善,也在牵头主导着乌龙茶、白茶等国际化标准的制定。茶叶质量特征的产品标准和规范茶叶鲜叶原料、茶叶生产加工、茶叶感官审评、茶叶包装、茶叶贮存运输、茶叶分类等基础内容被不断夯实,与此同时,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单位也在不断延伸标准的触手。
 
01.茶叶标准制定范围不断扩大
 
我国新型标准体系中的“团体标准”,即是国务院为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对标准的需求,于2015年设立。团体标准主要服务于茶产业供给功能,机制灵活,编制流程相对简单;适用范围广泛,支持专利和科技成果融入团体标准,促进创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落地性和实用性更强,更大程度地站在标准应用者的立场考虑问题。团体标准可以快速满足市场需要,应对市场变化。
 
在我国“十三五”期间,茶叶标准的制定方向顺应市场发展需求,从原先注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逐渐向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从《茶庄园建设指南》地方标准的制定与发布便可见一斑。此外,在此期间新制定的《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GB/T33915-2017),规定了茶园管理及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流通、茶叶销售各环节的追溯要求,也在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
 
02.效果评估与宣贯工作不断加强
 
茶叶标准的制定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部分茶叶相关标准的适用性有可能存在减弱现象,因此相关机构也在不断探索建立标准研制、宣贯实施、信息反馈、实施评估、复审改进等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型标准化工作思路,扭转茶产业领域标准“重制定、轻实施”的局面。
 
再者,我国茶企规模以中小型为主,质量管理与标准化人才队伍的缺失,导致他们在实施、了解、执行标准过程中的表现存在缺失。近年来,对于茶叶标准的宣贯工作也开始受到重视。
 
03.茶叶国家标准实物样不断发布
 
茶叶国家标准实物样是茶叶企业生产加工和产品检验分级的依据,也是监管部门监督检验产品感官品质的依据,同时也是消费者购买茶叶时对照产品等级的实物依据。自2005年起,都匀毛尖、金骏眉、安化黑毛茶、径山茶、龙井茶、武夷岩茶、政和白茶等各省特色茶叶相继研制和发布标准实物样,并分发各贯标企业进行对照生产。
 
这也是茶叶文字标准有效实施的有效方法。茶叶国家标准实物样的落地,对于茶品类的保护、质量的监督、市场流通的质量技术仲裁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让茶叶在市场上的展示更为直观。
 
标准化是品牌化的基础,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对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随着业内品牌意识的不断提升,也将进一步推动茶叶标准化的贯彻与落实。这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一大课题,更是溢价的一个切口。
 
今年11月初,全国茶产业标准化高峰论坛暨标准化工作年会的举办,为我国茶叶标准化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
 
进一步完善茶业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到产、供、销的各个环节。
 
加强茶叶良种推广、加工技术、基地建设、设备创新、文化创新等领域的标准研制,更加注重标准体系结构优化和标准质量效益提升。
 
在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和品质稳定的同时,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求。
 
提升茶叶标准国际化水平,开展全方位对外交流合作。
 
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
 
提倡实施标准化基础上的差异化与多元化。
 
建立茶叶标准化体系并通过示范加以推广,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实现茶业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而今,茶叶标准化建设的真正实力还未完全发挥。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园管理 武夷岩茶 茶叶包装 六大茶类 中国茶叶 金骏眉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云南凤庆获“中国茶叶发展示范
云南凤庆获“中国茶叶发展示范
超全中国茶叶分类
超全中国茶叶分类
第四届中国茶叶博览会10月28日
第四届中国茶叶博览会10月28日
第四届中国茶叶博览会上举办了
第四届中国茶叶博览会上举办了
4家茶企跻身 “中国茶叶行业综
4家茶企跻身 “中国茶叶行业综
中国茶叶近代史
中国茶叶近代史
2016年中国茶叶市场政策机遇分
2016年中国茶叶市场政策机遇分
中国茶叶区划概览
中国茶叶区划概览
中国茶叶之六大类及普洱茶怎样
中国茶叶之六大类及普洱茶怎样
中国茶叶制茶技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叶制茶技术的发展历程
教你如何分辨中国茶叶
教你如何分辨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品牌的破局之路
中国茶叶品牌的破局之路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