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百科 >

浅谈中国茶

时间:2018-07-03 15:2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茶是上苍对中华民族的厚赐。自从神农氏首次发现茶叶,并将茶作为解毒疗疾的良方后,茶叶就逐渐 扎根于寻常百姓家,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再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饮中君子历史悠久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上苍对中华民族的厚赐。自从神农氏首次发现茶叶,并将茶作为解毒疗疾的良方后,茶叶就逐渐 扎根于寻常百姓家,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再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饮中君子”历史悠久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祖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饮茶,“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有的古籍上把茶的发现定在公元前2737年到公元前2697年之间,大体上是三皇五帝的尧舜时代。
  大约2000年前,西汉将当时茶叶的主产地命名为茶陵,就是现在湖南省株洲市的茶陵县,靠近井冈山,现在依然是茶乡。过了200多年,东汉华陀《食经》中记载有:“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疗作用和药用价值。大约1700多年前,三国时魏国的《广雅》中记载了茶饼的制作方法和饮用方法:“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饮成,以米膏出之”。又过了400多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文人饮茶结社已很普遍,许多诗词歌赋中都有涉及茶的,可以称之为茶文化萌芽兴起。到公元780年,唐代陆羽著《茶经》,系统论述了茶的起源、制茶的用具、茶叶的制作、饮茶的器皿、煮茶的要领、饮茶的方法及茶叶的分布,图文并茂,概括了茶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科学内容,首创了中国茶道的精神,开创了中国茶的鼎盛时期。
  功效各异不能混为一谈
  中国茶的品种甚多,按照发酵程度分成六大茶类:绿、白、黄、青、红、黑。外国人把红茶黑茶(Blacktea),其实黑茶黑茶红茶红茶,不能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的。
  绿茶,茶色碧绿其味芬芳。我的家乡周围盛产绿茶,最有名的要数苏州洞庭的碧螺春,杭州狮峰的龙井。绿茶是不发酵的,比较难以保存,绿茶取其嫩,很讲究采摘的时间,以清明、谷雨两节气前采摘为最好,被称为明前茶、雨前茶。更有讲究的茶人,有专人采了鲜茶早早炒好送来,都要在纸上写明日期,据说早晨太阳出来以前和太阳出来以后采摘的茶叶,味道都不一样的。我的味蕾比较迟钝,此类微妙之处是绝对分辨不出来的。我喝绿茶的时间比较长,隐隐约约觉得那些与世无争、宁静淡泊、气定神闲、富有修养的谦谦君子在轻啜慢饮中一定能品出绿茶的飘逸洒脱、超凡脱俗的境界。我很想附庸风雅,只是缺少那种仙风道骨,跳不出凡夫俗子的圈子。不过,好坏还是分辨得出来的。
  白茶,这里说的白茶不是浙江的安吉白茶,安吉的白茶属绿茶,质量很好。这里说的白茶是发酵茶中发酵程度最低的一类,数量很少,被视为茶中珍品。据说好的白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白茶主要产在福建,我去福建出差时,有人建议我一年四季喝老白茶
  黄茶,产量甚少,它是一种贵族茶,物以稀为贵嘛。加上它品质好,淡雅天成,被称为“人间第一茶”,湖南洞庭湖的君山银针是它的代表。据说君山银针芽头茁壮,坚实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光亮,被称为“金镶玉”。有一年,我去岳阳市出差,他们拉我去君山岛,用玻璃杯沏上一杯君山银针,只见汤色杏黄明净,叶底肥厚软亮,一根根竖立在杯中,景观天成。喝一口毫香鲜嫩、甘醇甜爽,不同凡响。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曾经有人给我捎来过君山银针,在北京用极硬的水泡出来再也没有那种色香味奇四绝令人震撼的感觉了。
  青茶是半发酵茶,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称叫乌龙茶。武夷山的大红袍,安溪的铁观音,永春的香橼种,台湾的冻顶都是青茶的名牌。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九龙窠里的那几株大红袍现在已保护起来,我上篇文章中讲到毛主席送赫鲁晓夫的就是这里生产的大红袍,自元明以来一直是送皇室的贡品。凡是品尝过上好乌龙茶的,都会记得它浓郁的茶香、醇厚的茶味和回味的甘甜。有人曾经对我说,台湾的冻顶与铁观音比较,少苦涩而多甘味。我不敢苟同,我以为喝茶的过程正是由苦涩到甘甜,它对人生的启迪也正在于此。
红茶,是西方最流行的茶品,被英国皇家誉为“茶中皇后”,被称为健康之饮、灵魂之饮、快乐之饮。前不久,一位台湾朋友对我说,她酷爱红茶,在中国三大红茶中独缺“滇红”。后来,我托人买了两罐“滇红”带到台北。她将她自己网页上写的一篇关于茶的文章——“红与绿的战争”和台湾正在风行的一本书寄给我。她的文章中讲道,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这本回忆录中讲到钱杨二老年轻时留学英国,入乡随俗,天天喝下午茶,养成了喝红茶的习惯。后来,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们这种文化人已买不到英国茶了,于是在家里自制“三合茶”,用的是中国自己的三种红茶:滇红、湖红和祁红,“滇红取其香,湖红取其苦,祁红取其色”。钱先生、杨先生都是饱学之士,我家曾有幸与两位老人在一个小区住过十年,对他们二老景仰不已。我想请中国茶文化研究会作个鉴定,如果这个“三合茶”色香味都好,可以请高人取一个极雅的茶名,作为茶文化的一段佳话。
  中国红茶已有500年历史,最有名的红茶产在福建武夷山市的星村和桐木关一带,称为正山小种。正山小种泡出来的茶汤色红浓,香气高长,略带松烟香味,是茶中极品。红茶暖胃,助消化,有利于缓解哮喘,患老年性心血管病的人可以选红茶为日常饮品。
  黑茶,顾名思义,因茶色黑褐而得名,它的代表就是普洱茶普洱茶是一种发酵茶,在西南地区本是民族茶,大众茶。前几年兴起一股普洱茶热,几成泡沫。我喝普洱茶以前是偶一为之。有时感觉非常好,汤色红浓,浓到发黑,口味醇和,和到发甜;有时感觉不太好,有一股发霉的味道。一位朋友说,常喝普洱可以减肥,送我三个月的茶沱,说三个月为一疗程,每天坚持将像小窝窝头似的茶沱泡茶喝,这位朋友送我的普洱茶茶色茶味都好,让我享受了三个月,喝上了瘾,可是体重未见减少,反而略增一点,也许普洱茶的减肥功效增肥两相宜吧!
  普洱茶的制作从前很单一,叫茶饼。现在制作的茶饼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我见过最大的茶饼像个圆台面,气象万千,最小的像个小窝窝头,小巧精致。除了茶饼之外,还有叶状、片状、柱状、膏状等不同形状的普洱茶。普洱茶膏要用四十斤上好普洱茶熬成一斤膏,黑得乌亮乌亮的,人见人爱,切成膏片,在沸水里放一片慢慢化开,充分溶解,口味纯真。当然,价格不菲,我们工薪阶层是不敢问津的。
  普洱茶是发酵茶,制成以后在常温下可以继续自然发酵贮藏方便,据说越陈越香。普洱茶的特点是没有娇骄二气,形态朴实,平易近人,不骄不躁,不温不火,像个得道的高僧。好的茶喝到嘴里有一股特殊的陈香味,微微有点甜。说起普洱茶,往往让人联想到茶马古道。有时我突发奇想,发酵制茶的方法可能是早先外销的茶叶包装比较简单,在马背上驮着,被马的汗水浸湿,茶叶变质,被遗弃在一边。久而久之,人们偶尔尝试这些发酵过以后的茶叶觉得别有风味,其味更加醇厚,这才开始有意识地逐步制作普洱茶。也许这就是现在有人喝普洱茶时会说有些汗酸臭的原因吧!
  还有一种叫“千两茶”的黑茶,也是发酵茶,产在湖南安化,包装特殊,像个柱子,市面上很少见到。
  种类繁多选择因人而异
  茶有温有火,有厚有薄;人有壮有弱,有阴有阳;节气有冷有热,有寒有暖;加之地域、居室、晨昏均有变化,如果有条件,春夏秋冬不妨喝不同的茶。春季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要舒肝,宜喝芳香的茶,以升阳气,可喝茉莉花茶。夏季暑气上升,要去火,夏天宜喝老白茶。秋季分前秋后秋,前秋喝铁观音,后秋喝大红袍。冬季万木萧肃,要暖胃行气,可以喝普洱,喝百年以上的老茶。这些经验之谈我是听一位福建朋友说的,他介绍的一年四季应喝的茶中倒有大半年要喝福建茶,我听的时候认真作了笔记,心中却觉得他好像是在为福建茶做广告。平心而论,我国各省中除少数自然条件太过严酷的省外,大部分省区都产茶,但比较而言,福建、安徽、浙江三省的茶品种最多,质量最好。前年胡锦涛总书记送给普京的四种茶都产自安徽;五十年前毛泽东主席送给赫鲁晓夫的茶则产自福建。云南、江苏、四川、江西、湖南、湖北都有好茶,应当说各有千秋,像我这样的,能喝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蒙顶云雾、骛源毛尖,就已经不错了。
  喝茶,有的人很讲究茶具。我以为茶具可以讲究,也可以不讲究。我喝了几十年茶,积累出一个糊里糊涂的印象,说出来和读者共享:汤水要清,其味要香,口感淳厚,绵厚不薄,入口以后,要有变化,让人觉得此茶有活力,在口腔里面从舌尖到上颚到喉部感觉都不一样。概括起来四个字:清、香、甘、活。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制作普洱茶 采摘的茶叶 茉莉花茶 茶马古道 越陈越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浅谈中国茶史
浅谈中国茶史
中国茶史上最重要的6本茶书你
中国茶史上最重要的6本茶书你
中国茶道的特性
中国茶道的特性
与茶共舞与茶共生中国茶点迷人
与茶共舞与茶共生中国茶点迷人
“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
“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
知道这些才敢说懂中国茶
知道这些才敢说懂中国茶
呼吁将“中国茶”添加进QQ和微
呼吁将“中国茶”添加进QQ和微
《中国茶事》由中国轻工业出版
《中国茶事》由中国轻工业出版
宜兴紫砂深刻影响着中国茶文化
宜兴紫砂深刻影响着中国茶文化
陶瓷茶具与中国茶的搭配
陶瓷茶具与中国茶的搭配
中国茶道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茶道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