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百科 >

茶字的出现及其由来

时间:2018-07-04 11:28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在荼、槚、茗、荈、设五种茶的称谓中,以荼为最普遍,流传最广。但荼字多义,容易引起误解。荼是形声字,从草余声,草字头是义符,说明它是草本。但从《尔雅》起,已发现茶是木本,用荼指茶名实不符,故借用槚,但槚本指楸、梓之类树木,借为茶也会引起误解

       在荼、槚、茗、荈、设五种的称谓中,以荼为最普遍,流传最广。但“荼”字多义,容易引起误解。“荼”是形声字,从草余声,草字头是义符,说明它是草本。但从《尔雅》起,已发现是木本,用荼指名实不符,故借用“槚”,但槚本指楸、梓之类树木,借为茶也会引起误解。所以,在“槚,苦荼”的基础上,造一“搽”字,从木茶声,以代替原先的槚、荼字。另一方面,仍用“荼”字,改读“加、诧”音。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荼,埤苍作搽。”《埤苍》乃三国魏张揖所著文字训诂书,“搽”字至迟出现在三国初年。南朝梁代顾野王《玉篇》“廿部”第一百六十二,“荼,杜胡切。……又除加切。”隋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下·释木第十四》:“荼,音徒,下同。埤苍作搽。按:今蜀人以作饮,音直加反,茗之类。“初加切,直加切,音茶。“荼“读茶音约始于南北朝时期。“荼“(音徒)形改音未改,“荼”(音茶)音改形未改,所以,荼在读音上及荼在书写上还会引起误解,于是进一步出现既改形又改音的“茶”(音茶)和“搽”。隋陆法言《广韵》“下平声,莫霞麻第九;荼,春藏叶可以为饮,巴南人曰葭荼。”“茶,俗”。“茶”字列入“麻韵”,下平声,当读“茶”,非读“徒”。“茶”字由“荼“字减去一画,仍从草,不含造字法,但它比“荼“书写简单,所以,所以“荼“的俗字,首先使用于民间。“荼”(音茶)和“茶”大约都起始于陈隋之际。《茶经》注云:“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茶经》原注者认为“茶”字首见《开元文字音义》。《开元文字音义》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撰的一部分,已失传。尽管《广韵》、《开元文字音义》收有“茶”字,但在正式场合,仍用“搽”(音茶)。初唐苏恭等撰的《唐本草》和盛唐陈藏器撰《本草拾遗》,都用“搽”而未用“茶”。直到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字才逐渐流传开来。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经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界黄埔军校——勐海茶厂
普洱茶界黄埔军校——勐海茶厂
泡茶时为何总欠缺一点茶韵?
泡茶时为何总欠缺一点茶韵?
小微产区茶的标准是什么?
小微产区茶的标准是什么?
普洱茶工艺之“叶片的温度掌控
普洱茶工艺之“叶片的温度掌控
普洱生茶的原香与工艺香有什么
普洱生茶的原香与工艺香有什么
为什么有的普洱茶不会越陈越香
为什么有的普洱茶不会越陈越香
普洱茶为什么收藏价值高?如何
普洱茶为什么收藏价值高?如何
布朗山的普洱茶为什么好?
布朗山的普洱茶为什么好?
普洱熟茶的“焦糖香气”是如何
普洱熟茶的“焦糖香气”是如何
凭什么样的口感来选择一款普洱
凭什么样的口感来选择一款普洱
杀青与揉捻?成就一盏茶最重要
杀青与揉捻?成就一盏茶最重要
为什么“7572”和“7542”是普
为什么“7572”和“7542”是普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