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世上一切正因为对比,才有了众生之相的相互依偎。我们常疑惑,为什么相同的茶因为泡茶人的不同品出相去甚远的味道,撇除泡茶技艺不谈,品茶人的胸中情绪即是品出的茶味,情性钝慧才是悟出的道理。
什么是人格呢?我查了一下,人格这个词源于拉丁语的pensona,原意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有点类似京剧里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来说明: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们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更换面具,而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说了那么多,我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人的性格以及在社会群体中的人品价值。”茶格又是什么?我的观点里,茶格就是人们以茶为特有的质地与整个世界进行沟通,得出的那些近乎于社会道理却偏向于真理的人生经历。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格”,而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总结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融汇渗透的空间中最宝贵的财富。人格与各式各样的“格”去联接,才造就了不断进化的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中国人爱喝茶,尤其中国古今文人喜欢茶中见道,这种茶里的“道”,其实是人们的有意为之。茶里所见的哲学必然是我们的身心所愿,这些愿望并非不好,甚至其远胜于悠闲茶意的自然无为,所以,在茶中见道实则是以茶性为基础的人格与茶格的通而为一。举个例子,道家“茶隐”如何体现出人生的“真、常”之理念,儒家“茶礼”如何通情并以之传导人类所需的诚信之理,禅佛“茶蕴”如何当下即是直见“自性”?粗略查阅,便见茶理空间之大之广。
生活中,有友道意识,所以茶中见道首见友道。孔子亦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友道意识,为儒家所持重。人生处世,并非独处,这是人与人相处之道。而客来敬茶,重在以茶情通人我,求一个互敬互重。这样的友道意识于此茶格之中,便是茶道真意——“敬”的最好表现。从茶酒对比的考察中可知,酒刺激人生欲望,茶滋润人生情感。
在中国人生哲学中,诚信之道,首为世人所重视,这就是做人要遵守的信道。无诚信,社会将不为社会,所以才有那句“人无信则不立。”茶性至真至信,掺不得半点假,以假充真,全失了格调。以至真之茶,并至真之情,待至真之人,才是上乘之人生。茶格的“真”,是至善的境界,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而“真”与“信”的呼应就是人格与茶格的最完整的相配。
中庸之道在于协同,于此产生了协道意识。问我这种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最成功的案例?这让我想起了9·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不用多说,相信大家都懂。人群之中,无时无刻不在协道之内,此中深义即为众人所愿。人类最终的和谐,必然由一段、一行、一节之协道所会合组成。宋徽宗的“致清导和”、陆羽的协调五行的“中道之和”,斐汶的“其功致和”...于此种种已数不胜数。茶道四字中的“怡”,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调和的意味浓厚,饮茶啜苦咽甘,远离人与人之间的纷争,而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
茶人既然重在“品”,如果品而不通其性,就不必再谈茶之灵气。茶性特灵,古人一直视其为天之神物。有了茶之品,方有茶之格。品出质地、气度才谈得上茶之格。钱穆先生谓:“品之高,必求之其质…不顺乎茶之质,又何有茶之美。不顺乎人之性,又何由有圣德之成。”茶的真谛,是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求心境在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从而体味茶格的至清至净。
我们爱茶也爱茶文化。所有文化的“格”都来自于人类本身,走进一个新的文化领域,如同接受一种新式科技的高端产品,在亲身感受优劣之余,更要时刻铭记,不论是生活的变迁还是时光的变幻,固有的“人格”才是那份最为重要的存在,不容改变。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