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晒青茶产品的地位
站在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西洋式的红茶文化、江南式的绿茶文化等对云南来说也是外来文化,与云南的普洱茶文化有着巨大的不同。普洱茶文化更深层次的,是源于原生态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这反映在传统晒青茶的加工、存储与消费上。
云南绿茶(滇绿)的普及或者说商品化,可以说是90年代以后的事。而80年代以前,云南的茶叶多是滇青,即云南晒青毛茶的精制产品。目前,滇青的延续产品所谓“三春”茶(春尖、春蕊、春毫,散茶制式),云南仍然在大量生产,主要供甘肃等西北地区消费,现在年产量也在万吨以上。而滇红虽贵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其起源却仅始于1938云南中茶公司的成立。
中茶公司为了出口换取外汇,设立顺宁(现凤庆)、佛海(现猛海)及宜良三地茶厂,其目的是利用云南优势资源开发生产红茶。然而,由于传统普洱茶仍然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中茶司的佛海、宜良等工厂后来成为普洱茶的主力工厂,也不足为怪。据勐海茶厂创始厂长范和均先生回忆,勐海茶厂40创始,在研发红茶的时候,同时也生产紧压茶。甚至支持与联合猛海的茶农扩大紧压茶的生产,这就是由茶厂担保,富滇银行给茶农贷款,茶农生产紧压茶并交给猛海茶厂,由猛海茶厂统一销售,并返还富滇银行的贷款,利润分配给茶农,这种模式一度很成功,也传为佳话。云南晒青毛茶的重新认识研究云南晒青毛茶的传统工艺,是探寻“普洱茶越陈越香机理”的关键。过去,由于人们对云南晒青毛茶认识的简单化,许多专业人士及茶叶著作,把云南传统的晒青茶归类于绿茶类。因而,按绿毛茶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与指导晒青毛茶生产,就有了“加工技术较粗放,毛茶质量有待改进”之说,我认为这对传统普洱茶的发展是一个误导。另一方面,过去普洱茶的加工技术被认为是商业秘密,因而教科书与数据介绍都比较少,在《制茶学》等专业教材上,论及滇青、与普洱茶的制法的可谓寥寥可数,误解也就不足为奇了。再者,前些年由于信息不全或知识的不完备,有些人出于香气和叶茶体形的考虑,用烘青或蒸青绿茶制饼或沱,希望能开拓新的普洱茶市场,不仅闹出了笑话,而且实践也证明,这种烘青或蒸青团饼茶是不可能越陈越香的。
因而,重新认识云南传统的晒青毛茶,对普洱茶的加工、销售、存贮,以及消费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为我本人,且不说它是什么茶类。但是从历史角度,从工艺形式上,他们有着质的区别。居住在云南大山里的祖辈,从古到今,我们几乎都一直在喝的就是晒青茶,工艺上看,现在的绿茶用的是现代化的机器使茶叶快速定型,烘干;而晒青茶则是用太阳的温度慢慢的晾晒出来。他们二者在今天的工艺上的不同就是一个是借助现代化机器进行烘干,一个是利用自然阳光进行晾晒。其他工艺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