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百科 >

关于普洱茶的一些名词解释

时间:2023-08-26 09:43来源:第一茶叶网 作者:大滇柒玥浏览:
今天讲的内容比较初级。群内增加的新茶友比较多,主要做一些名词解释:老茶头、前发酵、后发酵、烧心、焦心、炭化。 第一个问题,老茶头。 严格来说,说老茶头有点言过其实,茶头更恰当。就是茶堆结在一块的疙瘩,不容易分开,所以也叫做疙瘩茶。 老茶头分成生茶头,以
普洱茶
 
        今天讲的内容比较初级。群内增加的新友比较多,主要做一些名词解释:老茶头前发酵后发酵、烧心、焦心、炭化。
 
        第一个问题,老茶头。
        严格来说,说老茶头有点言过其实,茶头更恰当。就是茶堆结在一块的疙瘩,不容易分开,所以也叫做疙瘩茶。
 
        老茶头分成生茶头,以及熟茶头。生茶头,是指鲜叶杀青、揉捻后,有些茶没有及时解块、抖散,形成了块状,冷却后无法分开。生茶头,意味着经历了一个外表冰冷、内心火热的过程,其间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内部高温高湿,有明显发酵,而外表跟普通生茶完全一样。新的生茶头,容易有闷过的感觉,带酸味,汤色容易混浊,大滇称之为部分发酵茶
 
        熟茶的茶头,形成的过程也大致类似。在渥堆发酵的时候,高温高湿,较嫩的茶青容易粘接在一起,在翻堆干燥后无法分离。这个是形成的过程,结果是中间的茶发酵不足。
 
        总之,无论生茶头还是熟茶头,都是发酵不均匀的茶。不过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茶头的芽头较多,这个特点成为后期炒作茶头的一个主要卖点。
 
        因为茶头价格较高,所以现在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故意在发酵结束后不做解块的工作,人为形成大块的茶,当茶头来卖;另外一种,是虚报茶头的年份。
 
        有人在说80年代的茶头、92年的茶头,事实上,这个年份就非常让人怀疑。我记得有人曾经说爷爷留下的茶头,或者老父亲留下的80年代的茶头。甚至拿出一个发黄的木箱,说是爷爷或者父亲80年代就留下的装茶头的箱子,当时就写了日期:1985年老茶头。字迹发黄,你说我信还是不信?我只能信了,因为,能够把爷爷和父亲搬出来,我没法不信。但我只知道,茶头或者老茶头,这个词的出现,应该在1995年后。
    
        为什么说是1995年后呢?因为我能找到的资料,最早出现茶头一词,是2000年后。我为了保险起见,提前5年。发明茶头这个词的,是谁?大家可以去查下。我相信茶头这个东西,1985年会有,但这个词,在1985年,定然没有。
 
        茶头 ,由于其独特的发酵过程,基本上既有生茶的特点,又有熟茶的影子,叶底也会呈现这样的状况。所以,对于熟茶老茶头,要想出浓度,会非常难。而引以为豪的耐泡度,实际上是溶解过程,由外到里,非常缓慢的原因。所以,除了煮,能够出浓度之外,缓慢泡,茶汤总是没法浓的,许多人会感觉淡。
   
        第二个词、前发酵
        这里主要的是指鲜叶的加工中出现的前发酵,把这个过程分解为鲜叶采摘、杀青、揉捻三个过程中出现的前发酵。
 
        鲜叶采摘中,主要是采摘手法以及堆积鲜叶、碰撞积压等造成的前发酵,具体来说就是叶脉、梗受伤变黑。
 
        杀青过程中,没有完全炒熟,也会导致叶、梗变红,出现前发酵,而鲜叶采摘过程中受伤的,杀青后也体现为红叶红梗。揉捻后,如不及时摊开晾晒,也会再次形成前发酵。所以,我们把压制成饼之后进行的发酵过程叫做后发酵,把毛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发酵过程叫做前发酵。 
 
        前发酵,导致的不良后果是:叶底鲜爽度不够,后续转化茶味偏薄。好的结果则是:新茶阶段,茶汤较厚,许多茶容易出蜜香,苦涩度降低。结论是:在大宗制茶中,难免会有前发酵,若把前发酵的比例控制在25%以内,大体不会影响整饼茶的总体质量。
 
        当然,有些所谓高手制茶,立足于现喝,把茶做得现喝更好喝,巧妙地进行总体前发酵,使叶底均一,往往赢得许多人赞赏。但如果存放3年或者更久,这些茶就会原形毕露。立刻喝掉,是这些茶的最终结论。
 
        三、后发酵 
        刚才已经说了,成为紧压茶后,开始存放,后发酵过程开始。当后发酵基本结束时,就是普洱茶的巅峰。普洱茶的后发酵,我认为是有时间的,这个跟许多专家不同。普洱越陈越香,100年不嫌短,300年不嫌长,这个观点我认为不成立。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一个最佳的存储期,根据各地条件不同而不同。 
 
        今天上午,喝2005年的一个云南干仓茶,如果这个不是自己存储的,打死都不会有人相信,这个是存放了6年半的茶。以广东的气候而言,2年的茶都会比这个的茶汤黄浓。 加上整箱保存,包装纸新鲜,看起来跟新茶都差不了太多。但是喝下去,仔细体会,还是能感觉到岁月的痕迹。如没有云南存储的经验以及背景,是无法给这样的茶断定年份的。
 
        前几天才喝到一个茶友‘平平淡淡’2006年攸乐古树沱茶,非常棒的茶。这个2005年的干仓云南茶,原料非常棒,但是,滋味差太多了。我不怀疑后面存放后,口感一定会非常出色。但是,这个进程,在广东,确实无法有说服力,这个茶有6年了。干燥,干燥,干燥是陈化的大敌。所以,关于仓储要辩证地看,所谓的干仓,也是需要湿度的。
 
        四、烧心 
        烧心这个词,千万不能乱用。某些貌似专业的茶商,说发酵烧心,这话一说出口,我立刻烧心了。烧心,是指成品、紧压茶加工过程中不良工艺导致的结果。而渥堆发酵中,堆子中间因为温度过高,毛茶产生了炭化现象,这个叫做焦心。
 
        焦心跟烧心,是完全不同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所以,不可以混淆。在蒸压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紧压程度太高,使得在紧压茶中心,茶叶已经无法分清条索,呈现粘稠状、浆糊状。中心水分散发不出,内部发酵过快,熟茶化,这个叫做烧心。也是机器压制的饼茶,跟手工石磨压制饼茶的区别之一。
 
        手工石磨压制饼茶,为什么优越?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烧心的现象。铁饼、大砖、茶柱、金瓜,许多这样的茶,容易出现烧心的状况。烧心后,叶底干枯,干硬,经过若干时间的陈化,最后体现出来,就是炭化。
 
        六、炭化
        炭化,刚才说了,焦心、烧心都可能导致炭化,意思就是像炭一样黑的叶底。渥堆时间过长,堆心温度过高,导致炭化;仓储高温高湿,导致炭化;原料的等级太低,太老,导致陈化后炭化;经历了较长的周期,比如100年、300年、1000年,炭化……几亿年,可能成为终极形态——煤!
 
        熟悉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才能用所谓的专业术语来描述一些现象,如果不明白具体的含义,随便应用,就会贻笑大方了!正如有一天我在店里跟茶友聊天,说到一件事,在北京一个茶店喝茶,有人给我介绍一个茶,说是500年的台地茶做的,所以要卖600元,而2000多年的古树茶,要卖3000多元!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的后发酵 渥堆发酵 越陈越香 制作过程 耐泡度 前发酵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收藏普洱茶须知的七个转化期
收藏普洱茶须知的七个转化期
饮用普洱茶的时候会出现的几种
饮用普洱茶的时候会出现的几种
普洱茶行业第一个品牌商标—美
普洱茶行业第一个品牌商标—美
中茶普洱茶—橘红(熟茶)
中茶普洱茶—橘红(熟茶)
名寨巴达山普洱茶
名寨巴达山普洱茶
普洱茶之生普
普洱茶之生普
鉴别普洱茶最好的方法
鉴别普洱茶最好的方法
如何冲泡不同的普洱茶
如何冲泡不同的普洱茶
发霉的普洱茶是否还能继续喝
发霉的普洱茶是否还能继续喝
辨别冰岛普洱茶的简易方法
辨别冰岛普洱茶的简易方法
如何去选择心仪的上等普洱茶呢
如何去选择心仪的上等普洱茶呢
普洱茶传统拼配和现代拼配
普洱茶传统拼配和现代拼配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