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广东人民脑洞大开,用正在果实发育期的青柑柑皮装普洱熟散茶,就成了“小青柑”,将新鲜的新会柑顶部开个小洞,留下“小帽子”,再将果肉挖走,将上好的宫廷普洱填进去,盖上帽子,经过干燥,即成柑普。但是要让小青柑摇身一变成为人见人爱的“小心肝”,三大要素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 宫廷普洱
现在许多小青柑都表示“我的肚子里装的是宫庭普洱”。“宫庭普洱”何许“茶”也?
宫廷普洱——上贡宫廷的普洱茶。它与与其他贡茶茶种相比实在是与众不同的,在当时被视为稀有名茶。“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当年乾隆皇帝首品普洱,便赐此美誉,并非虚言。民间虽然也有普洱,但其品质与皇家普洱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当时的皇家普洱只有皇室成员可以享用,是独特身份的象征,若无皇族血统,实是无缘得见。即便是权倾朝野的开国元勋,抑或辅佐社稷的三朝元老,也只有在立下特别功勋或功德圆满告老还乡之时,才偶尔有幸在“千叟宴”上,一亲皇家普洱的芳泽。
二 新会陈皮
近代,在地方流传的品饮经验中,陈皮与熟普的搭配是被广为称道的。尤其是配上熟普,两者结合了陈皮独有的果味清香和普洱茶特有的厚重。新会柑和云南普洱,这两个地理标志产品的强强联手,可谓是几近完美的联姻。无论功效还是味道上,两者都相得益彰,互相映衬。
三 生晒工艺
纯生晒是靠天吃饭,如果遭遇天气突如其来的变化就容易出现霉变、潮湿等现象。再考虑到产量、效率,很少企业会采用纯生晒工艺,而用烘干设备烘至足干。由此可见,纯正“生晒”的小青柑还真是不容易觅得。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