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柑普茶?
(注:由于柑与桔长期以来叫法较为混乱,在此暂且以皮肉分离程度来进行区分,皮肉紧密难分离为柑,皮肉松弛易离为桔。在普遍的消费群体中,柑普易被称为桔普,在笔者看来便是因为“柑”与“桔”的叫法过于混乱而导致的,为了文体清晰,在此把它们区分开来,请勿纠结于“柑普又被称为桔普”这个概念。)
在采制柑普茶产品时,其普洱茶的用料也是千差万别。其中,多以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发酵的普洱熟茶为原料。从产品分类来看,柑普的种类主要以柑皮来进行区分,若按“柑”与“桔”来分,则分为柑普与桔普;若按柑果不同的成熟阶段来分,主要分为柑胎、小青柑、青柑、二红柑、大红柑。
二、上乘柑皮的产区
犹为上乘的柑果,行业内普遍认为,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地区的新会柑,品质为佳。其皮肉兼用又药食同源,明清便盛行于一时,并被列为“贡品”岁岁进贡。
据说李时珍当年效仿神农遍尝百草,在其济世之作《本草纲目》中便对新会柑颇有赞誉:“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新会)采者为胜。”
随着时间推移,新会柑的产区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核心产区与外围产区的柑果往往价差悬殊,主要核心产区有天马、茶坑、梅江、东甲。相传新会茶坑村灵气聚郁,凡能眺望到茶坑凌云塔,皆可产出质量上乘的新会柑果。
传言,看似玄而又玄却又不乏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天马、茶坑、梅江、东甲四地处于咸水和淡水交界,两岸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特殊水质及肥沃土地里的无机盐、矿物质等微量元素自然含量丰富,三山环抱自成天然屏障,天灾也难以为害。
有“天时”“地利”相助,“人和”便自然水到渠成,使得核心产区的新会柑品质相较于其他产区遥遥领先。不过近年传闻核心四区中,天马产区逐渐有独占鳌头的趋势,这却又是后话了。
三、柑普的种类
(一)柑胎
柑胎又名柑仔。采摘5-6月份的柑果,一般为小指头或拇指头大小,内不含普洱熟茶。自然晒干制成后,颜色一般为呈墨绿色或灰黑色,手感硬而扎实。又因柑苔内无果肉,内涵物质及芳香物质主要集中于果皮表面。泡水喝有一定的减肥功效,轻嗅又可提神醒脑,又因其可助肠胃消化,因此也有不可忽视的药用价值。
(二)小青柑
采摘时间在7-8月份左右,柑果相对较为青涩,小青柑芳香物质含量大于二红柑和大红柑。小青柑外皮多呈深绿色,柑味强烈,有苦涩感而果香馥郁,口味独特,皮质硬而软,加工工艺因其个体较小而难度较大。
(三)青柑
小青柑再生长1-2个月变成了青柑,此时柑果的柑皮和果肉均未完全成熟,表皮颜色和品饮口味与小青柑差异不明显。
(四)二红柑
采摘柑果于11月左右,此时的柑皮介于青果与熟果之间。经加工后的二柑红表皮褐绿中带有微红,皮质硬软,油室凹孔较大,品饮口感较于小青柑有丝丝微甜。
(五)大红柑
大红柑采摘12月左右的柑果,柑皮已完全成熟,果皮表面一般为橙红色或褐红色。油室凹孔较大而明显,质软厚而柔软,茶性较为温和,因糖份较高显得口感香甜而润喉。
(六)桔普
桔普以桔子皮与普洱熟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桔皮薄,果皮与果肉分离较为容易,无论是内涵物质还是芳香物质含量较柑果都相对较低。使得桔皮的药用价值低于柑皮,而桔普的品饮价值较柑普也有所不如。
四、柑普的功效简述
柑普茶的另一种原材料是陈皮。民间一直流传着“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一说。据古医典记载,陈皮的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
即:一破滞气,二益脾胃。现代科研也进一步证实,陈皮中含有大量芳香油、橙皮苷、柠檬烯、维生素等对人体颇益的微量元素,可促进肠胃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郁积浊气。
储存三年以上的陈皮,理气化痰功效优于一年的陈皮,也证实了古人所说的“陈久者良”并不是空穴来风。
红柑口感较为甜润,对胃肠刺激性性也相对较弱。在品饮柑普茶时,不同的茶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身体状况,选择功效、口感有所差异的柑普。但单从养生的角度来谈,口感较为甜润的红柑较为适合;若独钟爱于青柑的辛香馥郁,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酌量而饮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