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青柑还没火,只有极少的商家开始做的时候,我已经通过朋友有所了解,然而,那时我并没料到它会成为“小心肝”,因为在我看来,小青柑与柑普茶区别不大,不过是橘色柑橘与绿色柑橘的不同而已。然而,柑普茶成为了普洱茶新秀,而小青柑成为了“小心肝”,显然后者更受宠。
后来,制作小青柑的品牌渐渐多了起来,“小心肝”也被大家叫的越来越顺口,此时我依旧认为不过是读音实在相似,直到我真正见到小青柑,当下有了这样的确信:果真是小心肝。
小青柑做得实在精致,柑普都无法比拟,倒颇有些小龙珠的意味,被视作“小心肝”常常也就是“掌上明珠”的含义,简单看来,小青柑已经具备了“小心肝”的外在条件。在这个颜值很重要的时代,小青柑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先决条件,更加容易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注意以及青睐。原本以为只是换了颜色的柑普茶,没想到这一换竟有些脱胎换骨;原本以为柑普茶在这一年里是最火的,没想到小青柑一出更抢风头。
据朋友介绍,其实小青柑就是选用还未成熟的“婴幼儿期”柑橘制作而成的,而不是我以为的“绿皮”品种柑橘,因此其制作难度比柑普茶大很多,要把小小的柑橘肉一点点掏出来实在需要技术;而且对于种植柑橘的人来说,要把这么小小的柑橘就摘了也实在不舍,那么小青柑的制作又一次受到阻碍。物依稀为贵,稀少的珍贵,难得的更珍贵,在这一点上,小青柑又比柑普茶更胜一筹,柑普茶都能那么火,小青柑不火似乎也不对,奈何前者已是新秀,那后者就“心肝”吧。
再来说小青柑的口感,相比较柑普茶确实有所不同。小青柑的柑皮香气更加浓烈,与陈年普洱相融合后,其柑果清香味尤为突出,是柑普茶所达不到的。小青柑采摘时尚未成熟,具有一定的苦涩感,这也使得它需要更多的时间存放,与熟普的融合效果也会更佳,后期的转化效果极佳。可以说,小青柑口感“脱离”普洱熟茶更多,对于很多不适应普洱熟茶味道的朋友来说,小青柑更加容易接受,于是,拥有独特口感的小青柑更加容易成为更多人的“小心肝”。
最后,小青柑大量上市之时,正是临近初秋时节,略带微凉的秋季,无疑更加适合“熟茶”,在这一合适的时机上市,广大消费者正好需要且有着“尝新”的消费心理,那么小青柑就更加容易火了。相比较柑普茶,小青柑似乎更加占尽机会,成为“小心肝”也就更加顺其自然了。
总之,小青柑向“小心肝”的演变,绝不是偶然。在小青柑具备巨大潜力之下,它被广大商家所看重,广大消费者在众多消费心理因素的影响之下积极配合了商家,最后共同捧出了大家爱不释手的“小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