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处于中国茶叶产区的中心地带,且拥有两江交汇、九省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
汉口茶之始兴,在1840年前后。最早,徽州商人在汉正街泉隆巷开设汪同昌茶叶店、新街王益茂茶叶店和武场朱谦益茶叶店。随后,湖南、福建及鄂南的青茶来汉,紧接着山西、广东商人开始来汉口经营茶叶。
他们的茶叶除卖给茶叶店或外地客商外,还从事长途贩运。晋商贩往西北的新疆、蒙古及中俄边境的恰克图,粤商则南下广州,将茶卖给外国客商。
汉口茶盛时,“湖南茶溯湘江、沅江、澧水,陕甘茶循汉水,江西宁州茶及安徽祁门茶溯江而上,四川茶顺江而下,麇(qún)集于汉口。”当时江面停泊的茶船,多时达25000只,蔚为壮观。
正可谓“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
历史记载清初汉正街市盛况:“街市每年值茶时,甚属盛望。届时则各地茶云屯雾集,茶栈客栈俱属充满,坐轿坐车络绎道路,比之平日极为热闹……”
有文章这样说:“当年汉口,茶馆之多可能位居中国之首。每到茶季,汉口江滩边制茶、运茶的工人数以千计,从黄陂、孝感、洪湖、五峰以及英山等地的家属都赶来汉口,打一季的茶工。”一时间,百里江滩,十里港口,人头攒动,穿梭往来。茶叶担夫,肩挑背扛,走街串巷,络绎不绝,展现汉口茶港繁荣忙碌景象,弄得汉口满城茶叶飘香。
《汉口竹枝词》曾记载:清道光末年(公元1841年-1850年),以汉正街为商业主体的汉口茶市已经是“无数茶坊列市开,早晨开门夜深关”了。茶馆遍地开花,显示了当时汉口茶港茶叶贸易的繁荣和鼎盛。
清末民初,汉口茶栈不下百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约四五十家,最为著名的茶栈为忠信昌栈、太隆永、协顺祥等。
汉口茶业的繁荣,也与外商的大举进入密不可分。
早在1820年,西伯利亚总督波兰斯基对俄国商人说:“俄国需要中国丝织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棉花也差不多结束了,剩下的是茶叶、茶叶、还是茶叶。”
就在波兰斯基说出这句话的当年,汉口茶叶的出口量已经占到了中国对俄出口总量的74.3%,这一数字在二十年后被刷新到了94.4%。让这一庞大的出口额成为可能的,正是南起汉口、北至恰克图、绵延万里的茶叶之路。
1861年,汉口开埠,外国茶商纷然而至。
据计,汉口洋行和外国商号最多时达250家。19世纪中期,俄国人来汉口做起了茶叶生意,开启了汉口作为“东方茶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黄金时代”。
1861年汉口港出口茶叶8万担,1862年增至近22万担,此后逐年增长,从1871年至1890年,每年的茶叶出口均达到200万担以上。
彼时,中国出口茶垄断了世界茶叶市场的86%,而由汉口输出的茶叶就占了国内茶叶出口量的60%。
汉口鄱阳街现存有一幢红砖老建筑物,也就是老汉口人十分熟悉的“巴公房子”。这幢房子的主人就是俄国皇室贵族、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亲巴诺夫兄弟。今天,这幢老房子和俄罗斯茶商兴办的工厂旧址依稀可见,见证着汉口作为中国砖茶之都的辉煌。
近百年前的汉口是名副其实的“茶港”。难怪有人说,世界因茶而认识了大汉口,汉口因茶而享誉全世界。
东方茶港,领航华茶独步世界的王者!
2013年12月30日,武汉为‘东方茶港’隆重立碑,以为永资纪念曾经辉煌半个多世纪的这一重大茶业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