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茶树栽培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种植规模大、适种范围广。自北纬18°的海南榆林到北纬38°的山东蓬莱,自东经94°的西藏米林到东经122°的台湾东岸,这片广大区域之间有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包含1000多个县市种植茶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茶区曾被划分为不同的种植区域。今天,茶人老七就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历史上中国茶叶种植地区划分情况,了解现代茶区划分的科学依据以及中国四大茶区的特点。
一、中国茶叶种植地区划分历史简述
我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朝时期,四川彭水、绵竹、彭山一带就有人工栽培种植茶树的记载(《华阳国志》)。唐代著名茶学家、茶圣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中,曾经将我国茶叶种植地区划为八大产区,分别是山南、淮南、剑南、浙东、浙西、黔中、江西、岭南等茶区。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为茶叶种植划定区域。
到了宋朝以后,茶叶发展更加兴盛,种植生产中心逐渐向长江流域和淮南一带移动,形成了江南路、淮南路、荆湖路、两浙路和福建路五大茶区,全国共有242个县产茶。至元明时期,茶叶种植生产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公元1405~1433年,郑和将茶籽引种到台湾省,开辟了台湾茶区。
清朝中后期,茶区逐渐形成以茶叶品种为主的种植区域,比如说以福建安溪、建瓯、武夷山等地为主的乌龙茶种植中心。以安徽祁门、东至、江西修水、景德镇为主的祁门红茶种植中心。以浙江杭州、安徽黄山、江苏太湖为主的绿茶种植生产中心。以四川雅安、汶川、什邡为主的边销茶和以湖南岳阳、临湘为主的砖茶生产中心。
在民国时期,著名茶学家吴觉农和胡浩川曾将中国茶区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外销茶区,一类是内销茶区。其中外销茶区8个,分别是祁红、宁红、宜红、湖红、温红、屯绿、平绿以及福建乌龙茶。内销茶区5个,分别是六安、龙井、普洱、川茶、两广。1948年,陈椽在《茶树栽培学》中,将我国茶区划分为浙皖赣、闽台广东、两湖和云川康四大茶区。
建国以后,庄晚芳、王泽农、周海龄和李联标等茶学家按照现代科学分类方法,分别根据茶树栽培的温度、光照、降水、土壤、地形地势、茶树种类和茶叶生产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结合自身理解,将我国茶区划分为不同的生产种植区域。比如庄晚芳,将茶区分为华中北区、华中南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区以及华南区。王泽农则认为应该直接划分华中、华南和华西三大产区。而周海龄则将这几大茶区进一步细化,分为九大茶区。李联标在他的《茶树栽培技术》中,又将我国茶区整合为淮北、江北、江南、岭南和西南五大产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家总体生产方针指导下,总结前人经验,综合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将广大茶区分为一二三等级,其中一级茶区是由国家进行区域宏观调控来确定的,分别是华南、西南、江南和江北等四大茶区。
二、科学划分中国茶区的依据
1.地域差异
在我国四大一级茶区中,华南茶区主要是指福建和广东东南部、广西、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地区。西南茶区主要是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中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江南茶区包括广东和广西的北部、福建的中北部、安徽长江以南、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广大种植区域。江北茶区包括安徽和江苏北部、山东东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甘肃、陕西等。
2.气候环境
华南茶区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非常丰富,年平均超过1500毫米。西南茶区大多属于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平均在1000毫米左右。江南茶区大部分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在南部广东福建一带,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1400毫米之间。江北茶区属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最低,只有700~1000毫米。
3.光照温度
华南茶区温度最高,年平均温度能够达到20度左右,无霜期的天数大概在300~350天之间。其次是江南茶区,年平均气温在15.5度到18度之间,无霜期天数在230~280天之间。再次是西南茶区,年平均温度在14度到18度之间,无霜期的天数约220天左右。江北茶区最冷,大部分茶区年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下,全年的无霜期大概在200天到250天之间。
4.土壤情况
华南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主要是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西南茶区土壤类型多,土壤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低,主要是以山地红壤、棕壤和黄壤为主。江南茶区主要是红壤和黄棕壤,部分地区还有山地棕壤和黄褐土等,酸碱度PH值多在5.0~5.5之间。江北茶区地形复杂,土壤酸碱度略偏高,多以黄棕壤和山地棕壤为主,土质黏重,肥力不高。
5.茶种类型
华南地区茶树资源丰富,主要是以乔木型或小乔木型为主,兼顾种植灌木型茶树。西南茶区主要是灌木型茶树和小乔木型茶树为主,大乔木型为辅。江南茶区大多是种植灌木型茶树,以中叶种和小叶种为主,小乔木型中、大叶种间或种植。江北茶区地形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种植灌木型中、小叶种。
6.产茶历史
西南茶区是人类最早栽培种植茶叶的地区,距今约有两三千年的历史。秦汉时期,茶叶从巴蜀之地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传播,地域上属于现在江北茶区的一部分。以后又不断的向长江中下游和南方地区扩展,形成了华南和江南茶区。到了元末明初,基本上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茶园种植区域。等到建国以后,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各大茶区又不断的新建和扩建茶园,扩大了茶叶种植规模。
三、中国四大茶区的各自特点
1.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气温最高,降雨量最丰富,土壤肥沃深厚,是茶树最适宜种植地区。该区内茶树资源极为丰富,茶叶种类众多,品质优良,而且采摘时间长,一年四季皆可采收,产量大、效益好。其中普洱茶、铁观音、高山乌龙、正山小种、六堡茶等名茶品质尤佳。
2.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是人类栽培茶树的发源地。该区地形比较复杂,地势高、起伏大,土壤黏性重、肥力状况一般,但降水量和温度适中,因此属于茶树生长的适宜区。主要生产茶、花茶、红茶、普洱茶、边销茶等。比较出名的有滇红和都匀毛尖、四川竹叶青等。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分布最为广泛,涉及到十数个省份,是目前我国茶叶生产种植最为集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区域。该区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降雨量和光照条件较好,土壤酸碱度最适宜茶树生长,因此也属于茶树生态适宜区。江南茶区主要生产乌龙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和多种特种名茶,比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祁门红茶等。
4.江北茶区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