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山介绍 > 普洱茶山头 >

易武,商家必争之地?

时间:2022-03-03 14:58来源:吃碗茶 作者:佚名浏览:
易武,云南著名的古茶区,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茶马古道的起源。
每个友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易武,纪念碑一样庄严矗立。
 
普洱茶三分天下:老茶熟茶和新茶。
 
老茶暂时稳中有进,熟茶时代造就,唯有新茶一枝独秀,一年火过一年。引发普洱茶新茶之争的根源,是原料,准确说是云南普洱茶山头茶的原料资源。现今原料大战的焦点集中在勐海勐库和易武三个核心茶区
 
金戈铁马,英雄逐鹿天下,有一些地区不仅不能放弃,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夺,这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云南普洱的易武茶区这些年的茶叶热,作为普洱茶原料争夺大战的核心茶区之一,每年都有很多的茶客到易武古镇去朝圣,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
 
易武茶,不是那种一上场便咋咋呼呼的街头小混混。有一种“高”,不露形迹,杀人于无形无影。
 
普洱茶热火不过二三十年,然而它却被历史选择。大清疆域万里,宾服千国,大清皇帝吃尽山珍海味,喝遍天下茶饮,最后选择了谁?
 
选择了普洱茶,选择了易武。
 
全世界最精细的舌头定格在哪里,哪里便成为传奇。无疑易武是这样的地方,具备这样的魔力。
 
易武,贡茶之乡,百年老茶诞生地
 
易武,是普洱茶无法逾越的一个地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百年前,易武是古六大茶山的集散地,是贡茶产地,是至今犹存的百年老茶的诞生地。
 
易武,云南著名的古茶区,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茶马古道的起源。清代是普洱茶名震天下的时期,据清代诸多史料记载,“普洱茶产自六大茶山”,说起六大茶山,对普洱茶有所了解的人都知晓。
 
古六大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境内,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分别为:倚邦、易武(漫撒)、攸乐、革登、莽枝、蛮砖。其中,易武茶山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故也有人称之为易武茶区。
 
易武茶区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面积约750平方公里,倚邦土千总曹当斋的后人曹仲谊先生生前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半。”足以说明历史上易武茶山的面积居六大茶山首位。
 
易武每年茶叶价格不论树龄大小,茶叶价格都非常的坚挺,很多不知道的人觉得其中炒作因素肯定是主要原因,但真实的情况是只有喝到易武等级的茶叶,基本都是非常懂她并且喜欢她的人。
 
易武之所以成为商家必争之地,至少有三大理由:
 
一、口感
首先、口感温和,滋味饱满。易武茶被誉为普洱茶茶后,其独特的香扬水柔,一直是公认的。也有人将易武茶比喻为母亲的怀抱,温柔而博爱,喝易武就是喝她的柔和醇厚。随着养生意识的提高,大家的饮食习惯也越来越偏清淡,茶叶也是一样,宜淡饮,对于老茶客来说,淡茶不如喝白水。然而易武茶虽柔和清爽,但茶汤中的香气滋味都非常的饱满,这便成了健康饮食文化中的首选茶品。
 
二、陈化
其次,后期陈化口感变化层次丰富。易武茶具有很高的后期陈化品饮价值,其口感在陈化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独树一帜,深得老茶客的喜欢。
 
三、历史
最后,悠久的历史渊源。易武历史上因茶而兴,易武茶在清朝被列为贡茶。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而易武所产的以早春茶为原料蒸压精致的上乘普洱茶作为朝廷进贡之用。易武制茶历史较长,并且其制作的经验非常丰富,也使易武茶的外形及口感保持非常独树一帜的风格。
 
易武茶是柔的代表,是经得住时间及众多茶客考验的茶,喝茶是一个不断寻找契合自己口感的过程,易武茶也许之前喜欢,后面就慢慢的喝其他山头,转一圈最后还是会回到易武。当然茶品很多,只喝一种茶总归觉得有些单调,喜欢当然不代表天天喝,只是会有一种在喝到的时候喜欢罢了。
 
【附】:易武茶的原料:
 
1、易武台地茶
 
易武台地差价很大,差在哪里呢,一是海拔,二是树龄,台地茶也看树龄的,易武台地的龙头,当属易武老街这一片,海拔,树龄都够。海拔低的地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值得大家关注,就是橡胶林对茶树的影响,硫磺粉、农药、除草剂。由于在海拔900米以上的地方种植橡胶树是不具备经济价值的,所以这个海拔以上的无需担心。
 
2、易武古树
 
易武茶农,主要民族就是汉族和瑶族。易武名寨很多,成名较早,产量较大的,基本都是汉族寨子,譬如高山、荒田、曼秀麻黑落水洞、大漆树、田坝。这些寨子有个共性,就是交通便利、工艺成熟。在06年大树茶价格暴涨之前,现在大家所知道的刮风寨弯弓、薄荷塘、同庆河这些地方的茶,是不具备经济价值的,很简单的道理,翻山越岭、爬树钻洞,弄回来一点茶,卖不了几十块钱,那么还不如让它在山上荒废了。
 
瑶族寨子比较有名的当属刮风寨、弯弓大寨,但是弯弓大寨是没有人居住的,只是由瑶族丁家寨管理。由于弯弓大寨的茶价暴涨,引来附近烂田村村民眼红,发生大规模械斗数起,经调解,划走三分之一归烂田村,由于烂田村本身种有很多小树,这就是为什么买弯弓认准瑶族丁家寨的原因。
 
刮风寨,属于较早被大家熟悉的一个瑶族寨子,时间大约也是06以后,寨子周围也是没多少茶树的,刮风寨最好的茶,出自茶王树,从寨子出发,步行3个小时以上,茶王树这个名字的由来,源自这片茶园中有一棵大约2人合围那么粗的大茶树,听说是影响刮风寨农民种地,在80年代砍掉了。
 
大部分茶友,提起易武茶,脑子里大多会涌现这么几个词:易武正山、麻黑、刮风寨,一年前,提起弯弓还都挺神秘,偶尔朋友问我喜欢易武哪里的茶,我会回答:薄荷塘、白茶园、同庆河、一扇磨。然后大家都晕了,偶尔说到麻黑算易武二线名寨,更是遭拍砖无数。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为大家慢慢道来……
 
这种现象,代表了易武茶几个不同的开发阶段,而广大易武茶爱好者信息不那么跟得上节奏。众所周知,普洱茶在2004年以前,基本上是大厂茶时代,大厂、大品牌,意味着大量,高效的现代化生产,也只有大规模种植的台地茶能够满足。为了生活,易武也开辟了很多的台地茶,由于远离大城市,山上缺乏能开设大型工厂的土地资源,这样易武茶远离城市、远离工厂、运输成本高,供销系统收茶意愿不强,在90年代以前,易武茶声名不显。
 
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各大厂偶尔会做一批易武正山字样的台地茶,在90年代后期的普洱茶市场备受追捧,台湾茶商同期进入易武,收料定制。99易昌号、绿大树这些定制茶,在03年后大放异彩,拉动了易武大树茶的发掘。麻黑、落水洞、大漆树、高山寨这些交通较为便利的寨子,逐渐为大家所熟知。同期,刮风寨、瑶族丁家寨,由于没有种茶传统,古人遗留的茶园大多远离村寨,即便有外地茶人寻到好茶树,也无人加工。所以知之者少。
 
这一阶段,易武地区以麻黑为代表的汉族寨子,加强茶园管理,不断提高加工工艺,赢得了广大茶友的喜欢,量价齐飞。当大树茶价格达到一定高度后,更偏远一些的刮风寨、丁家寨的农民,也就顺理成章的加入到采茶卖茶的队伍中来。
 
只是初期阶段,没有成熟的制茶技术,甚至连杀青的铁锅都没有,怎么办?用炒菜的小铁锅呗,大家别笑,老班章也是这么来的,09年以前的老班章,没黑点(炒焦了)茶商还不认呢,都知道老班章是小铁锅炒茶。加上民族兄弟大多不太讲究,也不怎么洗锅,这样出来的茶,我想大家都是不会满意的。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一点,某些朋友晒十年八年的纯料刮风寨的可信度?
 
归纳一下,建国后易武茶第一阶段,台地茶时代,也就是易武正山时代。第二阶段,古茶园大树茶时代,这个时代离我们比较近,再补充一些。随着易武大树茶量价齐升,麻黑、落水洞等交通便利的寨子,对茶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矮化(提高产量、方便采摘)采摘频率提高(发多少采多少、提高产量),开辟新茶园(小茶树)等等,不可避免的带来茶水厚度、滋味变弱,原料的纯度更难保证。收料人的目光,于是投向更偏远的刮风寨、丁家寨等瑶寨。
 
管理古人留下的古茶园,刮风寨的茶坪、白沙河、茶王树,更远的冷水河的茶树,就进入开发阶段了,更晚一些,弯弓、一扇磨也同样进入开发阶段。在外来茶商指导下,工艺日渐成熟,自此,瑶汉一起努力,易武古茶园大树茶时代就完美了。也就引来更多茶客对易武茶的追捧,价格越来越高,对品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刮风寨周边几个茶园,原本品质就差异性大,加上历史上刮风寨与山背后的老挝来往密切,小茶树的种植,加上老挝的边境茶的入市,混乱。种种情况叠加,茶商的目光投向大山的更深处,原始森林里零散种植的茶树进入视线,原始森林里的茶树,大多是明朝以前留下,久未开发,与其它各种植物混生,我们称之为杂木林。
 
由于这部分茶树,大多划归国有原始森林,也叫国有林。那么,可以说,顶级易武茶,慢慢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国有林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同庆河、薄荷塘等。
 
易武茶最大特点是什么?
 
茶汤“柔”。
 
即刺激性不强,显甜味而不失醇厚。香气上不属于高扬类型,而带有花蜜香。无论是见惯世面的老茶客,还是刚开始喝茶的,都会在易武茶的“温柔乡”中不能自拔。易武普洱茶入口柔和,回甘生津较好,且滋味持续性持久。存储陈化速度较快,密韵也会随着时间变的更加浓郁,极具品饮和收藏价值。
 
经历过岁月的风雨,易武走过了兴衰胜败,走过了动荡不堪的时局,重新回到世人面前。
 
因而易武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当然我们在谈易武茶的品质特点的时候,只能概括性地进行归纳,毕竟不同的山寨,气候环境、树龄、采摘标准以及加工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茶叶实际品质。易武堪称“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易武从清至今一直被称为众山之首,易武个性十分鲜明。
 
易武茶的陈化魅力何来?
 
首先要从易武茶的品种来分析。
 
易武大叶茶又被称为“易武绿芽茶”,属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树姿直立或半开张,分枝稀,主干明显,嫩枝茸毛多。嫩茎稍红,披毛。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大、形长椭圆。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叶身平,叶齿稀,叶质厚软。嫩芽绿而略带紫色,较肥壮,多茸毛。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9%,咖啡碱5.1%,儿茶素总量24.8%,茶多酚31.0%,水浸出物总量48.5%;在香气成分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含量很高。故收敛性较强,滋味浓烈甘滑,香气高锐。
 
易武茶香气特点是什么?
 
而易武茶“柔”,并不是水浸出物少的缘故,而是易武茶区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比例较高,因而茶汤里刺激性较低,甜味明显。
 
第二个方面,是易武普洱从采摘开始的整个工艺流程。
 
易武茶的采摘和其它茶区略有些不同,春茶一般会采摘稍成熟的芽叶,标准是一芽二叶或三叶。这样的采摘标准会给相对应的杀青工艺带来较高难度:长茎梗和相对成熟的叶片带来的含水量和粗纤维令萎凋时间变长,杀青时锅温较低,时间较长。温度太低杀青不熟,特别是茎梗;温度高叶片又容易糊边,所以易武茶在加工时,如果技术要领掌握不到位的话,可能会出现红梗和青味过重的现象,或者是糊片和糊味。加之绿芽种本身的特点,易武茶的毛茶呈现出的外观是茎梗长、不显芽、不显毫。
 
“抛条”是易武茶的另一个特点。易武茶揉捻轻,细胞破损程度较轻,外形粗松,紧结度较低,新茶冲泡时出汤慢,耐冲泡。同时粗松的外形也有利于茶叶氧化,加速陈化过程。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独特的品种和相对成熟的鲜叶采摘标准,带来了新茶高扬的香气和轻幽含蓄的口感。其次由于杀青和揉捻较轻,新茶的滋味相对较淡,汤感甜柔,但随着陈期的增加,茶汤会变得日益浓稠;而相对成熟的叶片和茎梗带来的高甜度,也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市场 古六大茶山 茶马古道 茶园管理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2016版纳茶区易武古茶山全面调
2016版纳茶区易武古茶山全面调
易武普洱茶如何冲泡好喝呢?
易武普洱茶如何冲泡好喝呢?
细说易武“七村八寨”
细说易武“七村八寨”
 薄荷塘古树茶,易武茶中新贵
薄荷塘古树茶,易武茶中新贵
易武茶与普洱茶的亲密关系如何
易武茶与普洱茶的亲密关系如何
易武、班章、景迈普洱茶的辨别
易武、班章、景迈普洱茶的辨别
分辨易武茶真伪
分辨易武茶真伪
你知道普洱茶产地易武的七村八
你知道普洱茶产地易武的七村八
易武普洱茶七大特点
易武普洱茶七大特点
云南易武那些著名的老茶号你知
云南易武那些著名的老茶号你知
普洱茶气浸润的易武
普洱茶气浸润的易武
品易武 无言在心间
品易武 无言在心间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