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刮风寨名字的由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以前村寨里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某一天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把这个美丽的姑娘给吹跑了,自此这个寨子就得名刮风寨了。传说中的“茶王树”到底是一棵树?是一座山?还是一个村?其实它是隶属于:易武乡麻黑村委会统管的一个寨子即刮风寨的山地(原来为国有林)。
刮风寨180余户人家中,有茶王树地的大概30多户人家。茶王树的古树分布在原始森林中,由于被其他杂木遮挡,受到的日照少,属于阳光漫射,这样的茶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这里的古茶树还是比较连片和集中的,但因为历史原因95%都是被矮化过的。
如果是亲眼见到刮风寨茶王树的古树肯定会失望,因为光听名字觉得茶王树很霸气、古树感觉也会长的非常高大。但实际上这里的古树都是被矮化过后又重新从树根上发出来的,乍眼一看就像是放大版的台地茶,这种树形如果放在布朗山或者景迈山只能是被视为放养了几十年的生态茶树范畴。但茶王树的实际树龄确一点都不小。
一:据古茶园的拥有者瑶族兄弟说茶王树这里最早期居住的是布朗族和回族(现在茶王树地标大石头附近还有回族人的古墓),而布朗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比较早栽种茶树的民族,布朗人当时就在此地种植了连片茶园。后来布朗族离开了这里迁徙到了现在的老挝,这片茶园就被瑶族接管。瑶族接管茶园后就砍掉了茶树,改为种植粮食(因靠近水源,山脚有条茶王树河)和其他经济作物。后来瑶族也没有在这里居住生活,搬到了生活更为便捷的村寨(就是现在刮风寨),在一百多年的时光中,这些曾经荒废了的地方就变成了国有林。
二:现在我们看到的茶王树的古树基本都是上百年,因为茶树的生命力非常旺盛,那些曾经被砍过的茶树又顽强的从根部发出。所以现在大家看到茶王树的古树树形是从根部分叉发出,每一个枝条很长、枝叉的叶子也长的很茂盛。古树一般高度为3~5米,因为这里森林茂密、茶树在原始森林的遮蔽下很少能吸收阳光养分,所以生长较缓慢。
三:茶王树的位置是在整个山的中下段,茶园海拔从山中段的1380米~茶王树河边的1050米,整个茶地垂直落差300米左右。
四:茶王树与丁家寨的白茶园仅一河之隔、对山相望。这里气候湿润、整个古茶园是一个大陡坡,茶园被原始森林环抱,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古树茶创造了最适宜生长的条件。基于这些条件因素,刮风寨茶王树的生态环境圈是独一无二的。
做茶王树的茶叶,每一家有茶王树地的农户都会在自己的地里搭建工棚,采鲜叶后,就地初加工后,等制成干茶后再背出来。一般情况下当地的茶农不愿意当天往返,除非有人特别要求。因为鲜叶从山里背回寨子这一段路都是上坡、耗时间长,鲜叶会被捂到,萎凋过度导致红梗红叶,杀青之后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五:茶王树茶地因有一棵需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围的茶王树而著称,茶王树根部很奇特地生长在一颗大石头上,后来茶王树旁边的一棵树倒塌,茶王树被其带倒而死,后山火焚烧整个茶地。目前茶王树茶地的古树茶均为后来生长起来的古树,根部很大,茶王树茶地均为原始密林覆盖,行路艰难,老百姓不愿意前往开采茶地,且属地为国有森林,砍伐高大的覆盖树林会被抓去坐牢,在刮风寨著名的几块茶地里,算是开发最晚的了,但也是价格最高,口感最好,最受追捧的。茶王树茶地与古六大茶山的漫撒茶山依依带水,以冷水河相隔与弯弓山脉而望,海拔跨度较大,坡陡险峻,采摘茶叶十分讲究技术和体力,非常不易。2012年小公路通车后,摩托车通行15公里可达茶地上方,茶地休息铁皮房慢慢完善,目前均有太阳能通电,自来水到房,生活条件非常方便。目前拥有茶王树茶地的茶农约有30多户,茶地新种的成片小树约占总面积的30%。
所谓:茶要慢慢喝,事要慢慢做,人要慢慢处。” 任何人都不可以一概而论,茶农也有踏实认真的、也有偷奸耍滑的。在过程中看人识人。只有不断的深入了解,才知道哪些是真正把心思和力气花在做茶上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正式如此。虽然茶王树的产量在整个易武茶区算很多的啦,但是鱼龙混杂、古树多,小树更多,更有一些境外茶流入。所以茶友们,喝到真正的茶王树古树茶,实在是来之不易,且喝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