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装修开店 > 普洱茶市场 >

中期茶:芳村细看芳村茶市,浮浮沉沉30年

时间:2019-09-24 17:09来源:中期茶普洱资讯 作者:佚名浏览:
中期茶:芳村细看芳村茶市,浮浮沉沉30年
芳村”原本是广州市2005年以前的一个辖区,面积46.2平方公里,但现在“芳村”俨然已经成为“茶叶市场”的代名词了。三十年前,芳村还是铁路边的茶叶小摊,三十年后,芳村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从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最能说明有关它的一切。
 
可以说,近三十年的芳村,才真正代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民生百态。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最初的洞企石路叶交易一条街起步,芳村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体量的叶及相关产业的配套专业市场区。
 
20—30年前,港台茶商逐渐转向芳村
 
港台茶商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联手推动了普洱茶的文化传播和市场发展,进而在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吹起了普洱茶风尚,最终成就了芳村今日在普洱茶市场的江湖地位。
 
1999年时,台湾地区普洱茶市场崩盘,港台茶商将目光投向当时在大陆尚未被关注的普洱茶。自2000年起,随着香港、台湾、福建、浙江以及本地茶商涌入,芳村普洱茶市场进入快速成长的“发育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普洱茶交易市场。
 
前10年,普洱茶的兴起,芳村市场的蔓延
 
1.茶叶市场的兴起
芳村,如同茶业市场里的股市,而75427581、8613……这些普洱茶的唛号(俗称“茶叶编码”)则如同茶业的股票代码一样,在这里被炒家们反复地“叫卖”着。随着股市、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下降,大量资金从2006年以后重新涌入普洱茶市场,在这个没有涨停板和跌停板的隐形“股市”里,不断上演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也伴随着一些人的一夜间倾家荡产。
 
2.大益茶崛起于阡陌
自大益2004改制以来,切入的市场点便是珠三角等地,尤其是“两广地区”的东莞芳村等地,在长达十多年的构建中,可以说大益已经建立了很完备很强大的经销体系。从普洱茶的兴起,到普洱茶市场崩盘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大益在“茶品林立”,茶企不断涌现,“英雄辈出”的茶市上,始终居于普洱茶龙头老大的位置而未曾动摇过,这都得益于它强大经销网络。曾经在市场流传着一句话“大益跺一脚,市场都要抖三抖”可见不是浪得虚名的。
 
据不完全统计,就在2004年—2009年期间,通过大益积累起来,跟着有雄厚资金且超过亿元的商家就有300多家,而到2014年其大益门店全国就超过3000多家,每一款大益茶新茶出来的时候,对于芳村来说,或大或小,都有一场“豪赌”,可见其疯狂程度非比寻常。
 
然而在它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芳村无不是它的一个战略要点,而且就是在这个地方,用了多年的时间构建起一个那么强大的关系网络,结合了传统经销模式,拥有不算先进,但是够成熟的经销体系,直到今天芳村也是作为大益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未曾失去或放弃过。
 
3.茶商生存百态
广州芳村茶叶市场,活跃着一大群“跑街”,一帮20岁出头的小伙子,在芳村茶叶市场没有固定的铺面,往往依附在一些经销商门下,整天在市场里东串一下门西串一下门,靠从不同茶店里淘来的信息而加入到炒茶的行列,他们被业内称为“跑街”。
 
他们在茶市场玩得更加心惊胆战,如同在澳门赌场里玩大玩小一样刺激,可能一天赚到一辆宝马的钱,但也可能一天内就负债累累。有的跑街猛赚了一大笔钱,便开着宝马、搂着美女在芳村茶叶市场招摇过市,但没到几天便跑路了……
 
把茶叶这个“小生意”放在芳村的微观世界里,它丰富到自成系统,茶商是这个系统里最活跃的系统。在芳村的微观世界里,茶商也不断分化成了不同的类型,我们或可从这些不同类型的茶商身上管窥一个市场的发展历程——元老型、猎犬型、品牌代理型、自创品牌型、藏家型、炒作型……生动分析每一种类型茶商的捞金法则。
 
近10年,芳村的时代变革
 
普耳茶的市场已由二三十年前香港、台湾主导转移到大陆市场芳村为主导,在大陆的普洱茶市场已逐渐走向多元与成熟化,但基本不离三大体系:
 
1.老普洱茶
 
2.大厂名牌
 
3.高档古树茶
 
其中大益、下关中茶、陈升,双陈、雨林、岁月知味、斗记、国皓、澜沧古茶……等等普洱茶一、二三线,甚至更小的品牌都汇聚芳村。
 
茶商的财富源泉,造梦者的天堂
 
芳村的生态系统在近十来年里发生了许多变化,引发这些改变的,经过抽丝剥茧后竟然发现是普洱茶。对比十几年前芳村茶叶档口里摆放的茶品就会发现,那时随处可见的铁观音乌龙茶,如今早已被普洱茶取代。整个芳村,商家过万,主营普洱茶的已经超过60%,而涉及普洱茶交易的几乎达到99%。
 
从市场兴起到2007年,可谓茶叶产销两旺,从铁观音到普洱均是从芳村开始流传散开,消费市场空白,像一张填不满的白纸,推什么茶什么茶就畅销,这个时期茶档老板从不愁销路,就算一不小心流传下来到今天茶成了香饽饽。此时茶味芬芳,产销两端良性循环相互给力,市场一片大好。此时的茶商幸福感最强。
 
此外,芳村市场上经常能见到一群青年人,最小的也就20出头,有的子承父业,不求有太大创新,只希望能守住产业;有的甚至没有自己档口,依附在一些经销商门下,靠从不同茶店里淘来的信息而加入到炒茶的行列;有的专攻电商,只做网店;有的也会做出一些投机性的冒险行为,玩些大进大出的大手笔。他们逐渐构成了芳村的新族群,赚取快钱的能力令茶行业见识了什么叫“后生可畏”。
 
疯狂炒茶,从极致疯狂到一片哀嚎
 
疯狂炒普洱茶应该是从2005年兴起的,至2006年跃上一个台阶,到2007年疯狂到极致,然后出现了崩盘的现象。然而在芳村,这样的炒茶模式从来没有停止过。
 
由2007年开始到2017年,此时进入芳村茶叶市场逐利的投机份子增多,炒茶达到高峰,不少人为之倾家荡产。市场价格忽上忽下,巿场铺面天量增加,资金大鳄、市场大佬相互角力,概念、山头、期货融资开始搅市。所谓“一天堂,一地狱”,“一夜暴富,一夜一无所有”,说的正是芳村。
 
芳村的变革,既是互联网的变革的过程也是结果
 
芳村的变革其实就是互联网的变革,互联网便捷的交互性与快速的传播性给茶文化的普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推动下,普洱茶也才能从深山中走出,来到每一个喝茶人的面前。我们看今天的芳村,就是互联网时代的芳村。凡是早接触互联网并通过互联网做推广的茶企,无疑都走到了茶商的前列。可以预见到,通过互联网的推动,强的茶企会更强,而上门登客的茶企没落的速度会更快。
 
芳村涨租,商户罢市千字文哭诉,成为过往桥段
 
随着十年以前芳村的不断发展,商户的不断增多,市场的大热,2014年芳村涨租,商户集体罢市的事件,成为了当时不小的新闻。直到今天,面对涨租,芳村在面对集体事件方面,也显得较为理性了很多,不敢随意涨租。
 
兴起的中期茶,连招牌都“老了起来”
 
中期茶其概念是近些年兴起的,但形式上的流通茶品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自下关2014年主打中期茶招牌在业界走响了之后,芳村像疯了一样的把玩起了中期茶。事实证明,它有那个实力,就从下关、大益开始,其后的二三线品牌在市场的触动下,瞬间改变了销售策略。以至于2014年—2015年,你去到芳村,不止是专营店上在卖中期茶,就连小商家,把牌子都给换了,“这里有”中期茶……
 
中期老茶价格,没有经过多重流通的炒作,是较为实在的高性价比茶。而目前芳村成交量较多的,也是消费类的中期好茶
 
曾经的芳村,今天的慌村……繁华落尽,却依然傲立。
 
从2017年开始为芳村洗牌空城季。这时市场持续疲软,概念炒作已穷图未路,消费者已日渐理性,随着退出者甩货,网络销售慢慢上位,竞争加大。另外实体租金、仓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拓展乏力,茶商开始大量弃铺转向网络或转行,资金转向新型领域,芳村难再现往昔繁华。就此,芳村茶叶市场从芳引慌到芳形成一个兴衰轮回。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芳村伴随着“黑与白”的历史负重前行,自是有它的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风云变幻的茶市里,虽繁华落尽,芳村却依然傲立!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芳村茶叶市场 普洱茶市场 茶叶市场 澜沧古茶 茶文化 古树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中期茶的价值洼地和投资机会
中期茶的价值洼地和投资机会
2015年下关沱茶中期茶价值发现
2015年下关沱茶中期茶价值发现
云南下关沱茶将开启下关沱茶中
云南下关沱茶将开启下关沱茶中
广东藏茶家抛售中期茶
广东藏茶家抛售中期茶
中期茶如何进入零售市场
中期茶如何进入零售市场
芳村中期茶仍然走俏
芳村中期茶仍然走俏
“中期茶”概念及年限解析
“中期茶”概念及年限解析
怎样玩转中期茶的零售
怎样玩转中期茶的零售
大益中期茶有三个特征
大益中期茶有三个特征
被忽视的中期茶
被忽视的中期茶
中期茶的硬伤
中期茶的硬伤
中期茶成为市场中的抢手货
中期茶成为市场中的抢手货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