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装修开店 > 普洱茶市场 >

茶企创新落地的九种武器

时间:2019-10-25 16:48来源:网络 作者:茶界白马非马浏览:
茶企创新落地的九种武器
  企创新三部曲:寻找价值原点→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盈利模式。
 
  中国的命理学,财富要讲究入库。
 
  有些人财运不错,但生了一双散财手,能抓钱,而不能聚财。天下之财如水,要流入水库,要落袋为安。
 
  创新就是发现新商机,用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去重构传统产业链,从而产生全新的赢利模式。从发现商机,到商业新组合,再到盈利,钱财入库,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
 
  创新要避免为他人作嫁衣!
 
  创新的麻烦乃在于,创新达不成行业共识,往往意味一木独放不是春。达成行业共识,往往抄袭模仿者众,加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远未完善,往往让创新者短时间内失去创新专利,变成整个行业从业者的红利。我常开玩笑说,茶界的创新者都是活雷锋,辛苦自己一人,为行业做贡献,为他人作嫁衣。
 
  因此,创新者不能只提出创新理念,而且要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用系统的力量重构旧的商业世界,最终用落地的盈利模式让财富入库。
 
  创新三部曲中,盈利模式就是解决财富入库问题的。有几种操作方法:
 
  第一是,天下武功惟快不破,不怕模仿者,低价替代者,只要能快速升级迭代,长期做领跑者。
 
  这一点要辩证看,茶作为传统领域,技术与产品升级迭代的空间其实有限。比如,熟茶2.0与传统熟茶的区别,并没有宣传那么大,技术壁垒也很难建立。对这一点,搞创新的厂商一定要心知肚明,升级迭代有用,但也没大用。
 
  第二是,寻求超级地租。
 
  茶很大程度是资源型产业,资源带来地租收益。为什么茶企茶商热衷于建仓,因为建仓是获得超级地租的一种方便法门。还是以熟茶2.0举例,新熟茶既然迭代升级空间有限,那么主战场就在精品熟茶仓储。精品熟茶大仓储,就是熟茶2.0的最大门槛。这也是我将熟茶列为重资产运作的原因。
 
  第三种是做大无形资产。
 
  通过创新的形式,向外界输出价值观,做大企业无形资产。一位做曼松茶的朋友说,古树茶的有形资产在茶农手里,但茶企可打造古茶山的无形资产。陈升茶厂,就通过运作老班章模式,建立了古茶品牌的无形资产。与其与茶农争利,不用多学陈升河……
 
  第四种是,三湾改编,先发展企业内部再向外拓展市场。
 
  许多茶企,不是没想法,而是落不了地。这就是企业组织、制度与文化建设,跟不上老板的脑袋与市场的节奏。这时候,企业不要盲目抓市场,而要抓内部建设。内部理顺了,才能内圣外王!
 
  第五种是要摆平各种利益关系,搞统一战线。
 
  创新,其实就是发现新商机。新商机意味着增量市场与超额利润。搞创新的企业,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利益分配的主导权。要用好这种分配主导权,用利益搞定经销商、资本与政府,以及其他各种关联人与机构。
 
  第六种是,创新要研究行业痛点,研究市场认知与人性。
 
  在这方面,小罐茶做得很好,我就不多说了。
 
  第七种是,由比较优势到规模竞争优势。
 
  创新者,不一定是大企业,往往是草根。草根通过创新,在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稳固两三年,有一定行业地位与市场认知基础,这时企业就要通过多板块、多赛道运作,引入战略资本,谋求规模优势。
 
  第八种是,要重视茶的传统属性,创新不是传统的对立面,反而是新传统,或者传统的最新发展。就创新从传统出发,最终回归传统而言,茶企搞创新,一定要形成历史品牌与经典产品。这才是做百年老店的核心奥义。
 
  第九种是,要重视品牌定价权问题,走“从资源定价到品牌定价”之路。
 
  创新盈利模式的九种方法,可以全部做,但最好是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策略组合。就落地策略而言,卖方市场可走激进发展道路,买方市场宜走稳健积淀之路。
 
  在卖方市场的背景下,企业创新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很容易放大。放大的方式有,利用现代主流传媒,很容易打造无形资产——品牌形象;利用利益分配主导权,很容易招大商、融大资、抓大单,建立良好的政企合作关系;利用资本的力量,布局多板块、多赛道,很容易从比较优势做成规模优势。
 
  也就是,市场好的时候,存在放大效应,企业向外求得多。市场不好,处于买方市场,企业向内求得多。当然,真正的高手,会在局部逆向操作,比如市场好的时候,避免过快发展,同时向内求打造长久的核心竞争力。而到了市场萧条期,逆势扩张。
 
  能逆天,熨平市场周期波动的,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企业在市场萧条期,要避免盲目的资本、媒体与利益生态共同体运作。因为在此时期资本投资回报低;媒体效果风光不再;用利益说事,搞统一战线,没人理。企业要把重心放在产品与技术升级上,放在历史品牌与经典产品打造上,放在企业的内部建设上,靠长期积淀要效应。
 
  传统领域以微创新为主,技术门槛低。拓展普洱茶的产业边界,引入高科技,有利于提高普洱茶的竞争门槛与技术壁垒!
 
  前文说过,茶作为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空间不大,以技术微改进为主,即便有重大技术突破,由于很难竖立专利保护门槛,一两年时间,整个行业的生产厂家都会做。
 
  虽然如此,到了买方市场,技术与产品的升级迭代成为了企业的长期核心战略。技术与产品升级,关乎品质与成本控制,而在买方市场,消费者与经销商变得理性,不但要品质,还要性价比与场景体验。只有回归产品本质,才能打动消费者。技术升级的空间虽然有限,但往往可能就是那么一点微创新,打动了消费者……
 
  但跳出传统领域,用大健康产业重构普洱茶,走食品——保健品——药品的道路,可以用高科技竖立更深的竞争门槛。在种植与加工领域也可以高科技化,比如小罐茶在推智能制造,用机器人采茶、挑拣茶叶等等。
 
  最后,说一下最核心最关键的品牌定价权问题。
 
  在市场火热期,茶企卖资源型产品也能赚大钱。这就造成茶界的奇葩现象——原产地原料决定产品定价。而到了市场萧条期,资源红利风光不再,茶企最需要做的创新,是从原料定价转向品牌定价。
 
  前两天,在昆明康乐茶城,一位滇红原产地凤庆上来的朋友说,凤庆滇红价格,除了中国红与野生红,价格都已透明。商家都算得出产品成本,这让做市场的凤庆滇红品牌茶企很苦逼,价格高了没人要。价格低了,也没人要。因为凤庆滇红在省外市场深受思茅滇红、广西红茶冲击。生产成本极低的思茅滇红、广西红茶,用来冒充凤庆滇红,非常受市场欢迎。凤庆红茶的生产成本摆在那里,不可能亏本与思茅红茶竞争。
 
  为什么凤庆的红茶品牌难做?是因为丧失了品牌定价权,换多牛的营销高手,如果不能破定价权的局,也很难解决问题。为什么普洱茶比滇红好做,因为其只要不玩纯料,以拼配生茶与熟茶为主,是很容易掌握品牌定价权。谁能知道拼配普洱茶的生产成本?只有厂家自己!今年主做拼配茶、年份茶的茶企越来越多,他们说,做拼配茶、年份醇化茶,才是做自己的产品……
 
  普洱茶容易做成品牌定价,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概念多,细分玩法多,每一种概念与细分市场都有中坚的铁杆粉丝。而且,形成了价格分层消费现象,也就是形成了极宽的价格带。细分市场与价格带,给普洱茶带来了极大的品牌定价自由空间。茶企搞品牌定价创新,宜从高处往低处定。先确定价格制高点,将高价做实,再降维分层定价,建立涵盖富贵人群、中产乃至大众之金字塔消费结构。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老班章 古树茶 普洱茶 古茶山 小罐茶 普洱 古树 原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中的美发大师——坝糯藤
普洱茶中的美发大师——坝糯藤
什么是普洱茶的二水、三水茶和
什么是普洱茶的二水、三水茶和
2700年世界野生茶王所在地与世
2700年世界野生茶王所在地与世
湖北第一名茶采花毛尖你知道到
湖北第一名茶采花毛尖你知道到
蒙古锅茶与蒙古族饮茶习俗
蒙古锅茶与蒙古族饮茶习俗
茶不用太贵适合最好
茶不用太贵适合最好
云南寻普洱茶之昔归
云南寻普洱茶之昔归
云南寻普洱茶之冰岛老寨
云南寻普洱茶之冰岛老寨
云南寻普洱茶之老班章
云南寻普洱茶之老班章
武夷寻茶之吴三地老枞水仙
武夷寻茶之吴三地老枞水仙
对茶艺的一点哲学思考
对茶艺的一点哲学思考
中国茶艺的文化意蕴与阐释
中国茶艺的文化意蕴与阐释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