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脱离产区做品牌,还是脱离品牌做产区,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唯有将产区与品牌结合的产品获得了成功,但是成功之后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要么产区被品牌边缘化,要么产区盖过了品牌的风头。结果又回到了行尸走肉与孤魂野鬼的问题上,着实令人头疼。
产区与品牌这种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于茶商们来说就是一道鸿沟,如果能越过这道鸿沟就可以一帆风顺,如果不能则只能混吃等死。
普洱茶市场最经典的问题就是老班章的问题。老班章就属于典型的产区凌驾于品牌之上的经典例子。大家都知道老班章市场需求大,所以都来做老班章。这么多年过去了,老班章村倒是日新月异,但是折戟黄沙的茶商越来越多。尽管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方式能够带来老班章村的繁荣,但这种繁荣却无法长久。因为茶商不是地里的韭菜,倒下的前浪多了,就不会再有后浪了。
至于完全脱离产区做产品,90年代末2000年初,几个国营大厂都做过类似的尝试。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倒掉的国营“花园茶厂”,老一辈的茶人们对这个企业一定非常熟悉,昔日大名鼎鼎的“敬子号”就是这个茶厂的经典之作。没有了产区做支撑,就等于失去了灵魂,没有了灵魂的茶企,焉能长久啊?
所以未来茶商在做产品的时候,是要在产区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自己的品牌。至于具体的细则,容我们下篇再谈。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