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张总的茅台,但今天真的不敢再喝了,前两天刚查出了脂肪肝,您上次送我的普洱老茶,我喝着挺好的,这次正好带了些,要不咱们就喝这个吧?”
而普洱茶进入千家万户的原因,除了哪些广为人知的原因外,还与北方饮食习惯的改变息息相关。这篇专题文章,就来聊聊北方茶客为什么需要普洱茶。
从五谷杂粮到大鱼大肉
而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日常饮食多为牛羊肉,而且这里的气候很难生长植物,蔬菜匮乏,茶叶就是摄取必需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而普洱茶正是边销茶中“解牛羊毒“功能强大的一种饮品,这一特性在清朝更是被发扬光大,成为游牧民族出身的满族人消食解腻的健康饮品。
得益于在京城中的繁荣,普洱茶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阮福的《普洱茶记》,药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都有记录下普洱茶的这一强大功能。
清末时期,普洱茶传向南方,走向了更加广拓的东南亚地区,在香港地区扎根落户,当地也一直流传有喝普洱茶能消脂减肥,乃至缓解高血压的说法。
直到上世纪末,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以往难得一见的大鱼大肉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各地区人民的膳食结构,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随着肉类在饮食比重中的增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逐渐蔓延,我们从营养不良到营养过剩,各类富贵病开始出现,成为了现代人的一大健康威胁。
北方各省的情况也更为严峻,当地餐饮业总结出的“一咸、二辣、三油大”的饮食习惯,以及“拼酒文化”,“南茶北酒”,“烧烤文化”都有所反应。
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在去油腻、解牛羊毒、刮肠通泄功效卓越的普洱茶,开始在北方地区流行,并迅速占据一席之地,这与北方人饮食习惯的需要不无关系。
从饮食差异到市场差异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广东,云南这两大基本盘市场,以及河南,山东,北京等新兴北方市场外,普洱茶在其他地区,尤其是产茶大省的表现十分低迷。
过去大多将此归结为本地茶叶消费习惯根深蒂固,外来茶无从下手等原因,而在这篇文章的主题下,陆离还想和茶友们探讨下饮食与茶叶。
而普洱茶如果想从这些地区寻求突围,就不能只坐等当地饮食习惯的改变,而是要从自身找原因,在这方面,普洱茶千山千味的特性或许会成为关键破局点。
纵观普洱茶的北上路径,从一开始的鲜有人知,到盲目炒茶热,再到古树茶崛起时一手捧起冰岛茶,经历了被动接受,主动适应,再到自主选择的过程。
可以说,北方市场会形成如今的新茶老茶互相匹敌,名山古树大于品牌历史,现饮大于收藏等特点,都与当地饮食结构的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一些南方茶友看来,这些茶品牌不一,品质层次不齐,总体数量也不如莞藏老茶,应该“翻不起什么波澜”,但事实却是这些茶在当地更受欢迎。
除开茶商营销,货源优势和运输成本等因素外,这些存放在北方的茶品,放得更干净,价格也相对实惠,相比于南方仓储,也更符合北方人的品饮习惯。
这就打了广东茶商一个措手不及。南北饮食文化差异下所形成的饮茶习惯区别,已经成为了”南茶北上,消化库存“战略需要克服的一个重大问题。
近些年来,业内讨论南北仓储差异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比如南方人认为广东仓刚好,北方人则觉得偏湿。北方仓放出的茶品,南方人又嫌弃转化慢,不熟。
目前业内也已经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在南方大仓中寻找转化到一定阶段的中期茶,再发往北方仓,以适应北方人的仓储偏好。
也有茶企选择将自家的新茶放在南方仓转化一定时日,再运往北方仓短存和销售,业内称其为“旅行仓”,日后的仓储专题还会再与大家讨论这一做法。
对于意图北上的普洱茶企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但也绝不意味着进展会是一路坦途,2007年的那场普洱之殇,至今仍影响着很多北方茶友的饮茶观。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