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业书刊 >

《茶经》的新媒体时代读法

时间:2023-12-09来源:弘益茶道美学 作者: 微茶师浏览:
第一次听说杨多杰老师是自己开始关注喜马拉雅茶内容的时候,学习的榜样就是杨多杰老师,那时他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杨老师那时候给喜马拉雅上的粉丝,讲解茶书经典《茶经》。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第一次听说杨多杰老师是自己开始关注喜马拉雅茶内容的时候,学习的榜样就是杨多杰老师,那时他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杨老师那时候给喜马拉雅上的粉丝,讲解茶书经典《茶经》。近日,杨多杰老师来云南做签售会,顺路来拜访弘益大学堂。小编有缘与杨老师共谈,多杰老师才华与颜值齐飞,但又很文雅谦逊。短短的一上午,和杨老师交流了茶文化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的运营,更是让我对新媒体的运营有了全新的认识,受益良多。
杨多杰老师的多聊茶团队将近十个月的共同努力夏,终于得以将《茶经新解》付梓出版,这是多杰老师多年来有关茶经的思考。
众所周知,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茶学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宋陈师道评价:“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夷戍蛮狄,宾祀燕享,予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
 
故从古至今,整理校正注《茶经》、研究《茶经》者,代不乏人。特别是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扛鼎之作。如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先生所著的《茶经述评》至今在研究茶文化茶叶历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多杰老师也一直有这样的观点:既然爱茶,就应该要学茶,而学茶之人最应该读的古典文献就莫过于《茶经》。在《解读茶经》20讲的线上课程中,杨多杰用拆解谜团的方式把茶经从第一章一之源到第十章十之图逐个讲解,通过对茶文化典籍深入浅出的解读,把茶的方方面面标准门道娓娓道来,使爱茶人对茶从最初的品饮,能够一直上升到文化品味的程度。
 
而在这本新书里,杨多杰老师不仅对于过往茶经的思考进行了扩充,还从诸多研究《茶经》的著作中另辟蹊径,在按照陆羽《茶经》原书结构的基础上介绍现代生活中的饮茶知识,从而更好的传播茶文化(农业部专家组成员穆祥桐先生语)。
茶学名家于良子先生评价道:“为了准确地理解、传播茶文化,多杰拜师访友,走遍各大茶区,精研文献,无论寒暑,手不释卷。穷源竟委的专业秉赋和对茶的挚爱,使其切入的视角往往更具学术特点,《茶经》的解读,顺理成章地成了他的主要方向。
 
多杰经常在各种讲座、教学及自媒体中,站在历史学的高度和茶学专业的角度,抉拾精华,结合当下热点、难点,延伸铺陈、以点带面地对《茶经》作了梳理解析。其观点之新颖,论述之精妙,语言之鲜活,化艰深为浅易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给学习者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
茶经新解》是对茶文化经典《茶经》的一次合乎时代的阐述,既能了解开启世界茶文化的奠基之作《茶经》,又能从中了解当下的茶的一种全新视角的诠释,每一个爱茶、爱生活的人都不应该错过这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叶历史  茶文化  普洱茶  普洱  茶叶  饮茶  茶经  历史  茶人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从历史说起《茶经》中为何没有
从历史说起《茶经》中为何没有
童年里的喝茶经
童年里的喝茶经
《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普洱茶
《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普洱茶
陆游唐婉与《茶经》
陆游唐婉与《茶经》
湖州《茶经》故里千年茶文化
湖州《茶经》故里千年茶文化
白茶经得起时间沉淀
白茶经得起时间沉淀
普洱茶经典常见造型:饼砖沱散
普洱茶经典常见造型:饼砖沱散
7月4日全新茶金融栏目《陆羽茶
7月4日全新茶金融栏目《陆羽茶
什么是藏茶经济学
什么是藏茶经济学
高档锡质茶经茶叶罐
高档锡质茶经茶叶罐
中国茶业还需要《茶经》吗
中国茶业还需要《茶经》吗
陆羽《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理
陆羽《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理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