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业书刊 >

千古茶词与李清照的古今“对话”

时间:2016-06-28来源: 茶道 作者: 云上文化浏览:
中国是茶的故乡, 也是诗的国度。中国人历来爱饮茶, 日常生活离不了它,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性词人, 不但诗词写的出色, 爱好金石, 而且同样喜欢饮茶。 其在《〈金石录〉后序》中就说过众性偶强记, 每饭罢, 坐归来堂烹茶, 指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 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 至茶倾覆怀中, 反不得饮而起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中国是茶的故乡, 也是诗的国度。中国人历来爱饮茶, 日常生活离不了它,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性词人, 不但诗词写的出色, 爱好金石, 而且同样喜欢饮茶
 
其在《〈金石录〉后序》中就说过“众性偶强记, 每饭罢, 坐归来堂烹茶, 指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 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 至茶倾覆怀中, 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虽处忧患困穷, 而志不屈。”。
 
可见, 只要有书可读,有茶可饮, 即使过着这样平淡、简单的日子她也心甘情愿。
李清照的词作中涉及到饮茶的不多, 但是我们也可从中窥探到北宋、南宋时期的饮茶习俗和风尚。
 
作品一:【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 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 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 著意过今春。 
注解:上片是叙述晨起饮茶忆梦。红梅吐蕊, 碧草盈门, 一派早春景色。面对春景, 一边煮茶一边追忆晨梦,思绪万千, 无限憧憬, 却不料都“惊破”在一瓯春茶之中了。这里“碧云笼碾玉成尘”指的是在碧云笼内蒸茶、碾茶的过程。
 
唐宋时的饮茶方法是将鲜茶叶蒸熟后, 捣碎做成饼, 再用绳子串起烘干, 称“茶饼”或“饼茶”。喝茶时由喝茶人饼茶碾成碎末( 也称“末茶”) 放在锅里煎煮, 以让茶叶充分渗透再喝。陆游在《初夏》诗中就提到“闽川茶笼犹沾及, 肺渴朝来顿欲苏”。
 
李清照词中的“碧云笼”可能就是蒸茶的一种器具, 说它是“碧云”, 是因为这种蒸笼大多是用青绿色的竹子所做。“碾玉成尘”说的就是碾茶的过程。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列举了共计二十八种茶具。除煮茶饮茶、贮茶的茶具外, 还有用以碾茶的茶具: 茶碾和茶罗。
 
茶碾为碾茶之工具,有木质茶碾和石质茶碾。木质茶碾用质地坚硬细密且无异味的木材制成, 上等者为橘木, 次为梨木、桑木、桐木等。此种木茶碾由“碾盘”和“碾堕”组成。碾盘外形四方, 中间剜空成圆孔, 正好容“堕”; 碾堕是一块圆木, 在中间安上轮, 碾茶时以手持轴转动碾堕, 靠碾堕与碾盘间的挤压来碾碎茶饼。北宋蔡襄在他的《茶录》中, 也专门设有一章为“论茶器”。
 
作品二:【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 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樽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该词也提到了品茶忆梦, 但却是另一种境界, 是在借酒浇愁。按往昔习惯, 酒阑人梦, 凭茶苦以解酒, 清醒再嗅嗅瑞脑香味以爽心开怀。可现在流亡在外, 哪来这种条件享受?还不如“随分樽前”醉倒, 可别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了。
 
关于“团茶”, 《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 “太平兴国初( 公元976年) , 特制龙凤模, 遣使臣即北苑造团茶, 以别庶饮。”当时有大龙团、大凤团, 后来又有小龙团、小凤团, 皆“团茶”。 
 
据《宋史·食货志》、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和宋代赵汝砺《北苑别录》等记载, 宋代名茶计有90余种。宋代名茶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各种名目翻新的龙凤团茶是宋代贡茶的主体。
 
作品三:【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上片的意思是: 沉疴稍愈, 鬓发也霜白稀疏了, 因为体力不支, 只得卧看残缺的月亮爬上纱窗。这时还不能饮茶, 而只能饮豆蔻熟水将息条理。 
 
“熟水”是宋人常用的饮料之一。《事林广记》别集卷七载有诸品熟水, 内有《造熟水法》云: “夏月, 凡造熟水, 先倾百煎滚汤在瓶器内, 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 则香倍矣。若以汤泡之, 则不香矣。”, “豆蔻熟水”即以“白豆蔻壳洗净, 投入沸汤瓶中, 密封片时用之”, 且每次用七个即可, 多用则“香浊”。
 
“分茶”又称“茶百戏”,是在饮茶过程中形成种技艺。分茶游戏始于北宋末年, 蔡京著《延福宫曲宴记》记述了一件事: 北宋宣和二年( 1120) 十二月癸巳, 徽宗皇帝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 宴会之上徽宗露了一手, 令近侍取茶具,亲自煮水煎茶, 注汤击拂, 其手法妙在不同于一般点茶, 盏面乳白色, 幻化出“疏星朗月”图象。这便是古怪刁钻的分茶游戏。分茶要求击拂后盏面的汤纹水脉的线条、多彩的茶汤色调、富变化的袅袅热气, 经人臆想, 组合成一幅幅朦胧画面, 状若山水云雾,状若花鸟虫鱼, 状若林荫草舍⋯⋯称之为“水丹青”。 
 
陶谷《清异录·茗门》“茶百戏”条云“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 使汤成物象者, 禽兽虫鱼花草之属, 纤纤如画, 但须臾即就散灭, 此茶之变也, 时人谓之‘茶百戏’。
“生成盏”条则具体记录了福全和尚娴熟的分茶技艺: “能注汤幻茶, 成一句诗, 并点四瓯, 共一绝泛乎汤表。小小物类, 唾手办耳。”
 
福全对这种“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的“通神”之“汤戏”, 自意“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欲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即认为自己的分茶技艺在唐代“茶圣”陆羽之上。陶谷由五代入宋,他所宣扬的这位分茶高手福全和尚当为五代人。后来, 分茶技艺在饮茶习俗中更为盛行, 并常为诗词所反映。 
 
作品四: 【转调满庭芳】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
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这里的“生香薰袖, 活火分茶”提到的也是分茶的情景。
 
简短的茶词与茶诗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写照, 浸润着宋代文人的人格理想,显示出宋代文人精细享受生活的雅趣。
 
李清照对茶的饮用更超脱了一般饮用的需求, 进入了身心境界的极致体验, 在一具一, 一品一饮中寻找自己平朴、自然、神逸、崇定的境界。可以说, 茶滋养了她, 丰富了她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茶词的催化使饮茶习俗成为一种意蕴丰富的文化现象,不断地被雅化。通过李清照作品形象的描述, 我们也可在其作品中悟出阵阵清香。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习俗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茶叶  饮茶  茶具  春茶  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第2届大连茶博会9月开幕
第2届大连茶博会9月开幕
第4届长春茶博会将于9月18日开
第4届长春茶博会将于9月18日开
煮茶茶人修习的艺术
煮茶茶人修习的艺术
茶艺只是追求一种精神享受
茶艺只是追求一种精神享受
泡普洱茶的最高境界
泡普洱茶的最高境界
让茶在您每个细胞中流淌
让茶在您每个细胞中流淌
普洱茶叶冲泡10个程序
普洱茶叶冲泡10个程序
从此在茶暖茶凉的寂寞里缠绕轮
从此在茶暖茶凉的寂寞里缠绕轮
男人喝什么茶可保肾又护肝呢?
男人喝什么茶可保肾又护肝呢?
中国人品茶与法国人品酒情趣相
中国人品茶与法国人品酒情趣相
沏一壶禅青茶 慢慢等你
沏一壶禅青茶 慢慢等你
品茶是一种内在的活动
品茶是一种内在的活动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