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会又是一次“中国式创造”吧?
中国人卖茶这么多年,到如今也要按照老外的路子走?
咖门|政雨(微信:zhengyu2375),发自深圳
1
老外是这样卖茶的——
讲个《咖门》采访嫩绿茶创始人廖韦佳时听来的故事——
当这位在国外留学多年的“火锅公主”打定主意要做茶的时候,和先生费了好大的劲找来一个美国人买茶——并非崇洋媚外,国内的茶饮市场太过“博大精深”,实在难琢磨。
双方见面相谈甚欢,然而这桩生意最后并没有谈成——
“NO!这没法合作!中国茶是很神圣的,你们怎么能这样做茶呢?”
这个故事一度成为我们办公室的话题——中国茶饮人在拼命学习老外的茶产品,而老外却把中国茶文化当做圣经。
但不得不说,在卖茶这件事上,老外还是很有一套的——
还有那个著名的TWG,就是两个外国小伙儿在根本不产茶的新加坡创立的茶叶品牌,把茶卖出了一线的水准。(传送门:在茶叶上涂黄金,把店开在LV旁,“最贵茶店”如何风靡全球?)。
TWG创始人这么评价中国茶:中国是茶的祖宗,但我发现在中国很多茶屋,流露出和时尚产业完全无关的气氛。
中国茶太老了么?
怎么会?每年都有新的茶叶采摘上市,当然是卖茶的方式太陈旧了。
2
中国茶是怎么变老的?
“消费升级”是一个比58同城还要神奇的词,它给了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解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喝茶逐渐在人们眼里从过去“附庸风雅”的事变成了遛鸟大爷的专利。
为什么喝茶的人少了?买茶难,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不小心就成了冤大头;喝茶也不容易,烧水、泡茶,既费时间也需要技术,一次放多少茶叶完全是在做实验。
于是,多数人喝到口中的茶并不都是好滋味。况且,市场上各种口味的饮料繁多,便捷又好喝,年轻人自然离茶越来越远了。
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观念都在发生改变的时候,茶还是原来的老样子,自然需要升级。
这种过分强调茶叶品种和地域性的价值,却没有一家以品牌出名的企业的销售模式,在商业的路上是没有未来的。
但是可别忘了,茶叶零售在国内有着 3000 亿规模的市场。
另外,更高级的新式茶饮也终于到了疯狂发展的阶段,但好像这和茶卖走的是两个路子——路边的茶叶连锁店还是那么冷冷清清的待着。
供应链不捋顺,卖茶这事儿从根儿上还没好,究竟能走多远很难说清。
3
要和老外学什么?
总找老外卖茶也不是事儿啊,那中国茶怎么做才能多点真诚,少些套路呢?
➤突破传统产业链
有知情人表示,我国有十几万家茶厂/茶企,其中90%都是小微形态。通常的流通环节是,茶农采摘——加工厂/茶企——产地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省会城市)——地级市三级批发市场,每一层的利润都能达到20%-30%,其最大的价值在于集货和承担库存。
无疑,这样一个链条下来,茶叶的价格自然上去,而且很容易出现纰漏。
当然这不只是茶行业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商超开始近郊直接采购,免去层层“削价”;还有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二手车交易平台,免去中间商的差价。
茶行业也不例外,要从产业链角度做出改变,打破“纺锤体”的不良结构,这也是为茶打造品牌化的必需之路。
解决产品标准化
解决标准化,也就突破了传统茶的山头文化。
定好标准,才能规划线路,走得更远
简单点,卖茶的方式简单点。其实已经有很多企业在标准化上发力了,比如研究泡茶机器,用机器代替手工等。标准化的产品,是茶叶做大品牌的基因。
其实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一定是整个行业的未来。
➤注重颜值和营销
在国内,除了立顿,普通人很难再想起第二个茶叶品牌。
咖啡还雀巢、麦斯威尔、旧街场天天打架呢,茶叶却是一支独秀?这个市场需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之上出现有竞争之势的茶叶品牌,解决“有姓无名”的问题。
这就需要把茶从传统经销商的思维里拿出来,放到商业的角度来运营,从产品、设计、营销等等角度来打造。
产品上,立顿是个好例子,除了茶品质,消费的便捷性也是其值得点赞的地方。简简单单一个茶包,基本解决了饮茶的繁琐程序。要想更多人买单,让年轻人注意到茶,就得从市场角度出发。
设计是把品牌推广出去的一张名片。不难看到,市场上也有不少的茶叶试图在和年轻人靠近,只是包装还是走不出“民族风”的老路子,怎么能让人产生亲近、甚至爱不释手的感觉呢?
还有茶行业的零售店,俗称“茶庄”,品牌不同,但路子一样,似乎茶就只能和禅意、中国风结合?前段时间,一个叫“小罐茶”的茶叶品牌专门请来Apple Store 的设计师,设计了一家茶叶店,换了一种风格,吸引眼球不断。
卖茶这件事,中国人要向老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