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普洱茶行业正处于低谷,能认真坚持下来,做好茶,认真宣传,点滴积累的不多了。但低谷也正是培养喝茶群体的一大好时机,大家都觉得便宜,如果再加上好喝,谁不选择?
20块钱的古树茶,古树茶太便宜了!是真的古树茶吗?怎么到处都是古树茶?云南的古树茶那么多?古树茶真贱价?是台地的吧?最多是乔木的?也有200块和2000块的古树茶,哪个真的?哪个假的?古树是什么概念……
很多普洱茶客,特别是初喝普洱茶的是新手,面对着纷繁复杂、高深莫测的普洱茶包装,提出无数疑惑。很多人选择了做足功课,再买茶喝茶。普洱茶包装上打着“古树茶”的茶品,几乎随处可见。遇到一个同行的,给我看了他几十元的茶,也打着某茶山古树字样,我对着他的“古树”两字哈哈笑了一下,他弹回一句,是真的。我无语。
云南厂家数以千计,每个厂家不同年份不同批次的茶品几十至几百款,如果把云南的普洱茶包装堆在一起展览,不知可以铺多少公里长的路。要识别各类不同包装茶品质量的差异,估计只有生产者自己最清楚。喝茶者的,凭着卖家的描述,包装打的字,再加上自己的喝茶经验,对茶品揣摩。等揣摩得和自己的心理价位接近,或和自己认知程度吻合,才敢放手买茶。如果是遇到大厂的还好说些,买的人多,卖的人也多,可以找到更多的价格。时常听到一句,买大厂的,放心!除了大厂规范化、规范化的生产,稳定的质量外,还有可以更轻松地购买。
云南有几十万亩的古茶园,不缺乏古茶。古茶园产茶量不大,有的古茶园有些古茶还需要保护。古茶也不至于漫天盖地、堆积如山,白菜价,地摊价,跳楼价的地步。严谨的茶人都说,云南古树不多的。古树茶就是数百上千年前云南的少数民族的先民种植下的茶树。现在也有把百年以上的称为古茶树的说法。百年茶树,感谢大自然对云南的厚爱,赐予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才使那么多古茶树得以生生不息。试搜罗别的省份的,这样树龄的古树茶有多少呢?估计那边的几两古两,就是成了高层来往的珍品。物以稀为贵,云南的古茶长得太多了,所以贵不到哪里去,普通百姓也喝得起。商品的流通规则决定了,好东西不一定贵,贵的不一定好东西,但愿大家在喝着平价而非廉价的云南好茶时,别忘心里另存一份感恩。
滥用“古树茶”作为包装,很多时候并没有给商品带来附加值。如果说商品的假冒伪劣是为了以次充好获得高价,云南的商人在这里表情得“与众不同”,好像写的“古树茶”只是一种销售上吸引眼球的字眼,卖的,还是非古树茶的价。并不是说他们不要钱,也许是不成熟的商业技巧,取巧,只取了一半,反显拙了。有时,横横心,倒宁愿得到一种高手段的谎言,换得心里的舒服,也不愿去听一个破绽的谎言。这是无奈的话,还是厌恶说谎的。
貌似得益的作法,亏得多大?首先,消费者心里的抗拒,普洱茶太复杂了,搞不懂,不懂就少买点,尝一下就可以,或者买点低价的。其实,真正古树茶被压在脚下。除了极个别发烧友、行内的识得古树茶,很多人也分不清是否真正古树茶,商家的引导很多时候是太可靠的,要不,有时间琢磨了再买,要不算了,不买了,或买了写了标“古树茶”的低价茶,喝了,哦,原来古树茶不过如此,问题就引到第三个了。第三,对整个普洱茶行业信心的减弱。培养普洱茶群里,这两年在各种炒作、媒体报导之下,已显得很艰难,外部的副作用,内部的问题,真可谓内忧外患了。
普洱茶“国标”出来了,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茶才能叫普洱茶。这是个大范围的标准。云南相关职能部门为何不细化相关的小标准,并运用执行呢?比如,什么样的茶才能叫“古树茶”、“野生茶”、“大树茶”,平时再应用到包装上,符合什么条件的,才准许使用。不符合的,以怎么的措施整顿使其规范。茶厂家要启用的商品包装,需申报、审核、备案,包装上不作夸大化的宣传、每款产品需要相对稳定的茶品质。包装的纷繁复杂,也是令人头疼的,可以有个性化的包装,图案多样化,没问题。铁观音包装袋各式各样,但他们把层次分得很清楚,几个香型,几个等次,每个店都如此,以喝作为标准,以茶客的品饮感觉作为定价。普洱茶的种类、山头、陈化条件等是要复杂得多,还有历史上遗留的很多问题,所以要学也难。只能从新茶上开始革新。试图包装上如实地、明确地描述着山头、用料、树龄大小,采摘季节等。这也只是个人抛砖的一点小想法。如果职能部门替消费者先清理了认识上的障碍,消费者心理踏实了,喝茶轻松了,整个行业也会无声无息中朝前跨越着。当然,普洱茶业的发展,需要很多方面的完善,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再有探讨式的建议,古树茶现在很多也需要保护,量也极少,可否打造成云南普洱茶业真正的精品高档茶。可否“古树茶”等标识做一个严格的使用标准?任何一个茶品,达到某个标准方可使用相关标识,严把关口,惜墨如金,让普洱茶有一套澄明的产品标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