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栽培 > 种植知识 >

茶树病虫的生物防治 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

时间:2018-06-26 14:2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1、原因 根据半个世纪来国内外茶园昆虫种群的演替规律,大量使用非选择农药品种,盲目提高农药浓度,增加喷药次数会导致茶园昆虫区系中各种群间的不平衡,害虫天敌种群受压抑,使茶园昆虫区系组成发生变化,诱至某种病虫害猖獗暴发。要有效地控制害虫种群,必须农药防治

1、原因
    根据半个世纪来国内外茶园昆虫种群的演替规律,大量使用非选择农药品种,盲目提高农药浓度,增加喷药次数会导致茶园昆虫区系中各种群间的不平衡,害虫天敌种群受压抑,使茶园昆虫区系组成发生变化,诱至某种病虫害猖獗暴发。要有效地控制害虫种群,必须农药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协调起来,而不仅仅是三者的机械凑合。综合防治的正确理解应该看作为一个生态学问题,有机地、协调地应用各项防治措施,使它们相辅相成,同时还要使各项措施与环境因素相协调,因为园生态系统是由复杂的生物群落组成,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程度不同地影响整个体系的稳定,从而影响病虫种群的沮长。因此综合防治的目的应该是按照病虫的种群动态以及与其相关的环境关系,利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尽可能地互相协调,以期控制种群数量,使病虫种群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则不是要求彻底消灭各种病虫,因为它实际上是不现实的,而且这既将提高防治成本,同时还将以大量消灭天敌作为代价。实践证明,将病虫种群数量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既不致引起经济上的损失。相反却提供了天敌昆虫的食料,有助于园生态系统中病虫种群间的平衡。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根据各种病虫引起经济危害的种群密度水平,确定平衡指标,只有在必要的场合和条件下才进行化学防治,以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使得调节环境的因素尽量不受或少受破坏。
    在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和在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措施的前提下,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出发,把病虫害和作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地合理应用各种必要的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2、平衡内容
    基本上有如下四条途径:
   (1)改变茶园生物群落的组成相,使害虫、病菌的种类和数量减少、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2)改变生物群落中各种群的营养、发育和繁殖条件,使不利于害虫、病原,而有利于天敌。
   (3)提高茶树对病虫害的抗虫、抗病性。
   (4)直接消灭茶园病虫。
    茶园病虫平衡的方法,按其性质可分为:①农业防治②化学防治,③生物防治。三类防治方法之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如抗病、抗品种的选育,国内将其列入农业防治,但国外也有将其列入生物防治的。用微生物剂防治病虫属生物防治,但目前不少微生物制剂已成为商品生产,也可列入化学防治。因此这些防治方法绝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相五交叉、渗透的。
    (1)农业平衡防治就是在从病虫害、茶树、环境条件错综复杂的关系间,从农业技术措施上,有目的地定向改变某些环境因子,使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达到保护茶树、防治病虫的目的。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它包括有丰富的内容。
    选育抗病虫品种是茶树病虫防治上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同茶树品种对各种病虫害所具有的不同程度的抗性是茶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和病原微生物、害虫种群进行斗争和自然适应的结果,人们可以通过选择、杂交、定向培育等手段加速这种性状的稳定和利用。一般大叶种比小叶种易于感染茶饼病、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等叶部病害是人所熟知的事实,过去人们往往简单地将茶叶中某一种成分的含量多少作为其抗性的机理,现代植物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这是多种抗性机理的综合表现,不可能用某一种简单生化成分来作为这种抗性机理的解释。抗虫品种的选择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云南大叶各和广西高脚茶在我国西南茶区对椰园蚧和茶牡蛎蚧具有较强的抗虫性,贵州省湄潭茶叶研究所选育的415、416、419等无性繁殖系也对茶特蛎蚧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茶园管理技术直接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和对病虫的抵抗力,同时由于它直接改变了茶园的生态环境,因而间接地影响茶园昆虫区系的数量。冬季清园对整个茶园病虫区系影响很大,其内容是修剪去病害枝条、纤弱阴枝和边脚枝,锄翻地下枯枝落叶,铲除园内和园边藏匿越冬病虫的杂草,这些对消灭越冬病虫,减少第二年发生基数有一定作用。
    翻耕培土、抗旱保湿、合理施肥、勤除杂草是茶园管理中的基本内容,不仅对茶树丰产优质是必要的,对茶园病虫的综合防治来讲也是重要的。结合秋季深翻可将麦土和落叶层中的越冬害虫(如茶尺蠖、扁刺蛾的蛹、茶叶象甲的幼虫)以及各种病原菌(如茶云纹叶枯病、炭疽病菌等),深埋入土而死亡,在深土层中的越冬害虫(如蛴螬、地老虎幼虫)可使暴露于土表而死亡。抗旱时保湿可增强茶树对病虫的抗性,干旱常是茶云纹叶枯病,茶赤叶斑病、茶苗白绢病等病害的发生诱因,因此抗旱保湿对上述病虫起着间接的防治效果。合理施肥不仅关系到土壤改良、茶树生长发育,而且间接地影响病虫的发生。如蚧、螨类属肠外消化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它们只能直接利用植物体内现成的简单化合物为营养,而缺管在体内将复杂化合物分解成简单化合物的能力,因此和茶树的生育、营养状况的关系较其他害虫更为密切。施肥与茶树病害的关系业已明确,氮肥一般增强感病性,而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护抗病性。茶园排水对多种病害(特别是各种根病,如茶红根病、茶紫纹羽病等)有显著的预防效果,对藻斑病、茶长绵蚧、黑刺粉虱也有一定抑制效应。中耕除草不仅可以保持地力,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促使茶树健壮生长,清除许多病虫的潜藏场所;一些在土中化肾或幼虫期在土中的害虫种类(如茶尺蠖、扁刺蛾、茶子象甲、茶叶象甲等),通过中耕可使暴露土表或直接被杀伤。勤除杂草可以减轻小绿叶蝉的为害,尤其是进行化学防治前先铲除杂草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某些害虫的防治也起着一定作用。小绿叶蝉和碧蛾蜡蝉的卵产在新梢嫩茎部,因此及时采摘一方面保证芽叶质量,同时可将大量虫卵采下,起着防治作用。茶细蛾卵产于嫩叶背,及时采摘,可降低比虫的虫口密度。
    修剪台刈也是茶树栽培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对减轻病虫为害也有明显作用。如对钻蛀类害虫和茎部病害均可分别情况采用轻修剪剪除病虫枝等方法进行防治。对长白蚧、龟田蚧等多种蚧类为害严重的茶树可进行台刈结合喷药进行彻底防治。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在确保茶叶丰产优质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速效、使用简便,受环境条件影响小等优点,但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先是发现了长效性有机氯农药在各种动植物体内、食品和环境中的高残留现象,继而又发现一了不少农药可能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作用,再加上化学农药对天敌有益生物种群的非选择性杀伤作用和病虫抗药性产生等缺点,引起了人们对化学防治前途的忧虑。应该指出,从整个化学防治发展前途来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在农作物(包括茶叶在内)的病虫防治上仍将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成为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在任何一种农药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新陈代谢、发展消亡的过程。新的代替老的,这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滴滴涕、六六六这类农药在它使用后的三十年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长期实践证明也存在许多缺点,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品种代替残留过长的老品种是适当的,特别对茶叶这种饮用作物而言,禁止使用滴滴滋涕、六六六等高残留品种和1605、1059等高毒品种是完全必要的。
    茶叶生产上的农药品种的选用必须考虑茶叶的特点。一般而言,除了必须具备高效、广谱、对人畜低毒等特点外,还必须考虑到茶树具有如下几个其他农作物所没有的特点:①茶叶是一种饮料,对色、香、味有一个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农药品种对茶叶品质没有不良影响;②茶树是一种全年多次连续采收的作物,一般情况下每隔7-10天采收一次,这和一般农作物一年采收一次或少数几次的情况不同,这就要求农药品种喷药后在茶叶中的残留期不能过长;③茶树收获的部位就是直接喷药的部位,采下的鲜叶不经洗涤直接加工制成成茶,而且在饮茶时人们用沸水对成茶进行多次浸泡萃取,这就要求农药品种在茶叶中的残留量和水浸出率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考虑。
    根据我国研究单位和生产单位多年进行的药效筛选和残留量的研究结果,指出,任何一种优良的农药品种只有在安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才能显示经的优良性能,因此严格遵守安全合理使用标准,按照规定用量、浓度和经过一定的安全间隔期后进行采摘是必要的。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一般系指用食虫昆虫、寄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其他生物天敌来控制、压低和消灭病虫害。它具有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对作物和其他生物无不良影响、有比较长期的效果等优点,缺点是由于天敌生物本身也是一种生物,受环境影响较大,有的种类的繁殖和饲养工作比较复杂,此外和化学防治有一定的矛盾。
    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前途,大自然为生物防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贵州省湄潭茶中研究所调查,发现茶园天敌昆虫160余种,虫生菌20余种,捕食性蜘蛛50余种,还有益鸟、兽、蛙等。浙江、安徽两省分别释放绒茧蜂(Apantelessp.)防治茶尺蠖和赤眼蜂(TrichogrammaevanescnsWestwood)防治茶小卷叶蛾,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浙江、贵州等省曾试验用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euoanaeSilvestri)防治长白蚧和椰圆蚧,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安徽省调查了寄生在蜡蚧上的两种寄生蜂、蜡蚧黑小峰(Microterysclauseri)和蜡蚧宽角黄小蜂(Anicetussp.)、对龟甲蚧和角蜡蚧的自然寄生率分别平均为19.45%和10-22.47%,最高寄生率可达76.54%。
    在以菌治虫方面,安徽、湖南等省利用白僵菌、青虫菌、苏云金杆菌、茶螟杆菌防治各种鳞翅目食叶幼虫也获得一定效果,白僵菌每毫升1亿孢子浓度对小绿叶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寄生率可达50-100%。浙江从田间罹病茶尺蠖幼虫体上分离到一种虫草菌(Cordycepssp.)对茶尺蠖老熟幼虫在室内和田间试验中均已获得较好的效果;云南省从小绿叶蝉田间罹病虫体分离到一种园子菌(Entomophthorasphaerosperma),田间自然罹病率可达20%左右,贵州从茶毛虫幼虫体上、安徽人茶尺蠖幼虫体上各分离到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地茶毛虫、茶尺蠖具有强致病力。当然茶树病虫的生物防治远处于兴未艾的启蒙阶段,但可以预期,生物防治在茶树病虫的综合防治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园管理 茶树 茶叶 饮茶 茶园 茶区 历史 采摘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像一株株茶树在风雨中散发着芬
像一株株茶树在风雨中散发着芬
【图】曼峨大茶树
【图】曼峨大茶树
当茶树还是要当茶叶 静问己心
当茶树还是要当茶叶 静问己心
 茶树的叶数不尽 世间的水无法
茶树的叶数不尽 世间的水无法
十八棵茶树
十八棵茶树
说说那些值钱的老茶树
说说那些值钱的老茶树
普洱茶树型
普洱茶树型
与茶树王相遇的那一天
与茶树王相遇的那一天
古茶树雕
古茶树雕
云南代表性的千年古茶树
云南代表性的千年古茶树
“紫娟”是珍稀的茶树品种
“紫娟”是珍稀的茶树品种
茶树的故乡
茶树的故乡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